|
2018年,進博會汽車展區吸引參觀者前往。(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盡管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僅增長6.2%,但是考慮到國內市場,中國經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德國《焦點》周刊網站7月21日刊登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的文章,文章說,自年初以來,中國的貿易增幅出現了下降。中國從美國的進口也因貿易爭端而急劇下降。美國總統特朗普幸災樂禍地認為:不僅一些公司離開中國,該國還因懲罰性關稅損失了“數十億美元”。而這種觀點再次表明,特朗普不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
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率仍然處在政府為2019年設定的6%至6.5%的目標區間。相比之下,美國目前的經濟增長率為3.1%。對特朗普來說這高於平均水平,但仍無法和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相比,而且美國的經濟增長還得益於從中國人那裡借來的錢。此外,就中國的人均收入而言,中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北京還有一個長期計劃,而且也有一些杠杆可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今年年初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減稅降費。貸款條件也被放寬,中小民營企業得以更容易地籌集資金。特殊貸款鼓勵地方政府再次在基礎設施領域投入更多資金。因此,最新的零售業和工業生產數據也好於預期。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8%,與4月份7.2%的同比增幅相比有顯著提高。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而專家此前預計只增長5.2%。房地產、機械制造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在今年上半年也都有所增加。甚至最近疲軟的汽車市場也再次複蘇。
總的來說,中國讓經濟增長更多地依賴強大的國內市場并減少對外國的依賴的長遠計劃正在取得成果。貿易爭端也沒有遏制中國中產階層日益增長的購買力。這對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亞洲市場對中國最新的經濟數據作出了積極反應。香港恒生指數在本周初小幅增長。
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在絕對數量上日益擴大規模的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會放慢,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發達國家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