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近期生豬供應出現緊張,豬肉價格明顯上漲。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肉類食品,保障供應事關民生、事關大局。
為確保百姓碗里不缺肉、困難群眾生活有保障,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圍繞豬肉保供穩價的工作全面展開。
新華社記者近日分赴多地,圍繞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深度採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農業養殖大戶和業內權威專家,帶來最新消息。
一問:全力以赴,中央如何應對?
受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叠加影響,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事關民生需求、市場穩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一系列兼顧當前和長遠的政策密集出台,讓養殖戶、消費者吃下定心丸。
正午時分,河南省新蔡縣最大的生豬養殖戶劉軍建正滿頭大汗地指揮工人給新建的豬舍安裝制冷設備。“新豬舍8000平方米,計劃養6000頭豬,月底就能投產。”
今年是劉軍建從事生豬養殖的第22個年頭。受疫情影響,前幾個月養殖場存欄率持續減少,但6月份開始穩定。這位經驗豐富的“老豬倌”不僅沒有心慌,還更有“野心”了。
劉軍建正在籌備二期7000平方米的項目,“雖然市場波動,但長期行情看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規模化養殖,正是擴產能的好時機。”
養殖戶和企業信心逐步恢復背後,是各項政策的強有力支撐。
年初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緊密部署,各部門已採取一系列行動,政策組合拳集中發力——
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意見,要求地方落實好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等政策資金,支持生豬養殖場戶盡快恢復生產;
同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方案和指導地方做好凍豬肉儲備調節工作的通知,牽頭推動中央和地方凍豬肉儲備收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