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個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疫情發生後,中國應對突發疫情的努力遠遠超過國際社會的要求。這在國際公共衛生防疫史上是空前的,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讚賞。
中國網發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瑞琦文章稱,全球正進入一個新階段,致命疾病的大規模爆發可能成為常態
這一次是在中國武漢,下一次致命病毒爆發,我們不知道在何時、何地及將如何發生。進入21世紀,地球村的龐大人口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頻率流動狀態,同時氣候變化、新出現的疾病、對熱帶雨林的過度開發、薄弱的政府組織能力和區域武裝衝突,正使得各種疾病更有可能爆發和蔓延。而且,一旦發生疫情,瞬息萬變的病毒變異,將注定使得傳染病防治更加困難。
在2019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情況方案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博士曾表示,該組織正在跟蹤全球160起疾病事件,其中9起被列為3級緊急情況(WHO最高緊急情況級別)。在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一次應對這麼多緊急狀態的情況。未來,這樣的頻率可能不會降低,由此將有可能進入一個疫情爆發的常態。為此,國際社會需要抽出更多的資源做出規劃和準備。如果應對失當,必將對全球經濟乃至人類社會形成重大干擾。
文章指出,中國在抗擊疫情上的努力和責任擔當,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到目前為止,本次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努力,如世衛組織駐中國專家所言,應該得到讚賞。我們應當對防控疫情的經驗進行系統總結和全面優化,從而為應對國際疫情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由國家最高領導層親自部署和親自指揮的最高效動員和防疫力度。當前,中國正在竭盡全力應對這場危機。這種態度和努力,有助於有效放緩疫情傳播速度,並為疫苗的開發爭取更多時間。
在具體操作層面,採取果斷防疫措施,切斷疫情傳播。中國方面的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民眾積極佩戴口罩,政府快速確定定點醫院,在疫區建設醫院的“小湯山”模式,以及當地公安、居委會等機構的高效運作,都值得其他國家在應對疫情時學習。
對國際社會的負責任態度。目前,中國分離病毒,對基因組進行測序,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分享的速度是值得稱道的。這種公開透明的疫情通報和病毒基因序列分享,可以使各國相關機構掌握一線情況並能快速辨別篩檢,進而成功開展疫苗開發工作。
這些,都遠遠超過了應對突發疫情的國際要求,在國際公共衛生防疫史上是空前的。也正是如此,世衛組織對中國控制疫情充滿信心。
文章認為,國際社會的合作是當務之急,幸災樂禍和排斥歧視只會使疫情泛濫。當前最需要的是全球合作應對疫情,中國需要全球的理解支持和醫療物資的援助。同時,全球其他遭受疫情影響國家,特別是醫療水平較弱的國家,也需要中國的支持與合作。
目前,某些國家對疫情蔓延的恐慌及採取的相應緊縮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疫情恐慌的浪潮恐怕已經超過了實際的需要。一些國家頒布禁止所有中國人入境的政策,這不僅無益於疫情問題的解決,反而有可能導致疫情跟蹤難度的進一步加大,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未來,全球嚴重疫情的爆發有可能會經常出現。中國應對疫情的方案和努力,既體現了中國在抗擊疫情上的責任擔當,更可以成為一個重要案例,供後來者參考與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