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上架商品數量超2000萬,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打開手機,“全網最低價”“明星助陣”“一場過億”,直播間內一片火熱;直播間外,不少消費者、商家和主播卻陷入維權困局。隨著直播帶貨進入所謂“下半場”,究竟什麼才是良性發展的“王道”?
買它!消費者反被“薅羊毛”
“下單時有多痛快,收貨時就有多失望。”家住北京的陳雪(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的直播購物經歷。今年4月,她在某直播購物平台看上一雙運動鞋,主播在直播時大喊“原廠正品”,鞋的價格也只有官網價格的三分之二,在低價的誘惑下陳雪下了單。
“拿到鞋我試穿了一下,並在網上查詢了正品信息,發現這雙鞋和正品在外觀上有差別。”陳雪將正品圖片發給客服要求退貨,但客服卻以“鞋已被穿過,影響二次銷售”為由拒絕,只返還陳雪50元作為補償。
打開手機,主播們的實時講解帶來沉浸式的購物體驗,超低價格、大額優惠券、豐富的贈品不斷刺激著消費者的購物欲望。然而,隨著直播帶貨快速發展,潛藏在低價與優惠背後的質量和售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