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促進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http://www.CRNTT.com   2020-10-22 09:08:08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中國發展規律、科學分析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新變化、著眼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將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人民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楊鬆執筆文章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世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強。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中國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進而帶動世界經濟復甦、促進國際循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形成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2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左右。這表明,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勁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和持續增長的“主引擎”。

  文章指出,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是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部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不斷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環境影響。面對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都將擴大內需作為應對和化解風險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實現自身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為地區和國際金融形勢穩定和經濟復甦作出貢獻。這表明,擴大內需始終是我們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戰略。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只能主要依靠不斷擴大內需拉動,不可能主要靠外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是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才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和製造業第一大國。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中國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文章強調,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實施全方位、全領域的對外開放;全面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國內落實,不斷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進博會、服貿會等開放發展重大舉措為全球合作打造了新平台。近日,《中國(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印發,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推動開放發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未來,我們將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