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熊貓的保護雖然在近期取得了成功,但仍不能確保它會長期存在下去。專家們表示,偷獵活動等對大熊貓的傳統威脅正在減少,但大規模的其他幹擾,如采礦、旅游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改為“易危”。據估計,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已從1987年的1000多只增長到如今的近2000只。中國政府也在去年夏天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改為“易危”。
這種修改會讓公衆以為大熊貓已經得救了嗎?“恐怕是的。”美國杜克大學的動物保護學專家斯圖爾特•皮姆回答道。他表示,中國政府在保護大熊貓及其栖息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大熊貓生存狀態的改變反映了他們的成績,但大熊貓仍面臨滅絕的較高風險,它們還沒有完全得救。
大熊貓仍處於較高風險之中的主要原因包括氣候變化、自然領地喪失或飼養困難等,短期內難以扭轉。“許多大熊貓生活在孤立的種群中,滅絕的風險很高。”皮姆警告說。
去年,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中國有259只野生大熊貓分布在25個孤立的小群體中,其中15個種群面臨滅絕的高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