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國并非反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過,此競爭非彼“競爭”。中方始終倡導基於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以及真正多邊主義框架體系下的公平、健康、合作、共贏的理性競爭模式,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
相反,需要警醒的是,拜登版的對華“競爭”卻依然充斥著濃厚的“對抗”色彩,是零和博弈,尤其美國致力於通過“拉幫結派”,最終達到打壓、遏制中國和平崛起之目的,此舉勢必會導致中美關系出現嚴重偏差,甚至會波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此外,布林肯在演講中,“頤指氣使”,聲稱中國是世界秩序最嚴峻的長期挑戰。此言實在有失公允。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的三個“告訴美方”:這個世界不是美方描繪的世界;中國不是美國臆想中的中國;中美關系不是美方設計的零和博弈。
而美方此舉無非是遏制中國的一個借口而已。衆所周知,特朗普上台後,以“美國優先”為原則大搞單邊主義,“一言不合便退群”,還揮舞“制裁大棒”四處出擊,嚴重打擾亂了正常的國際秩序,令包括歐洲在內的盟友也是“叫苦不迭”。雖然,拜登上台後有所改觀,不過,采取的選擇性“多邊主義”,甚至在盟友內部也搞得“雞犬不寧”。
而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不斷上升,在世界面對世紀變局之際,更願意在聯合國框架下推動真正多邊主義,參與21世紀的全球治理,展現大國應有之擔當,這令西方版的國際秩序自感受到挑戰,甚至威脅。
當然,“台灣問題”也是華盛頓對華政策中不可邁過的“一道坎”。雖然,布林肯宣稱,美國“政策沒有改變”,仍然堅定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然而,這也需要觀其行,自拜登入主白宮以來,小動作頻頻,前有“更改對台官方表述”,後有拜登首秀亞洲“口誤”。美國多次挾台以制華,不斷試探中國底綫。台灣問題不僅事關中國核心利益,更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石。
近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奉勸美國,不應該試圖制造某種“兩個中國”的解決方案;并直言,美國和中國若能緩和“敵對關系”,對整個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合則互利,鬥則俱傷”。
在危機不斷、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美國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美國,雙方理應求同存異,共渡時艱,不僅利國利民,更有利於世界盡快走出當下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