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10月10日在線上啟動。在當前世界糧食安全形勢嚴峻複雜的背景下,深入宣傳糧食安全,強化全社會對糧食安全的認識,有利於準確傳遞政策導向,為保障糧食安全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近年來,我國全面加強糧食生產、流通、儲備能力建設,糧食安全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增強了全社會對糧食安全保障的信心。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
我國堅持立足自身,端牢“中國飯碗”,實行增產與減損並重的糧食政策。一方面,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持續提高糧食安全綜合保障能力,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節糧減損,實現糧食“綠色增產”。此外,注重引導糧食消費方式從“過度消費”向“健康營養”轉變,形成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
適度進口是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受地緣政治衝突、貿易保護主義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全球糧食價格高位波動,我國糧食進口呈量減價揚態勢。從目前來看,糧食進口減少對國內供應影響不大。
充足的儲備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目前,我國政府儲備規模、品種結構和布局更趨合理。中央儲備規模保持穩定,地方儲備規模進一步充實。政府糧食儲備品種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合理的規模、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增強了政府防範風險的能力。
提高糧食應急供應保障能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糧食應急儲運、加工、配送、供應能力持續提升,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糧油應急保供機制不斷健全,我國有信心、有能力在重大突發緊急事件中有效保障糧油供應。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我國在立足自身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積極參與糧食安全國際發展合作及全球治理,為推動世界實現“零饑餓、零貧困”目標貢獻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