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負責醫生註冊的醫委會下月八日將再開會,討論放寬外來專科醫生實習期的要求,因上次會議將四個方案全部否決,令全城嘩然,公眾不滿之聲四起,逼使醫委會要“埋枱”再投票。醫學會上周末提出“第五方案”,將寬免實習與服務於不同機構的年期捆綁,於考取執業試後,須在相關機構工作一年半、三年或四年,此議隨即受到兩大學醫學院及衞生署強烈反對,再掀起新論戰。
今次由增加“外援”觸發的這場大爭論,歸根究柢是行業利益與公眾利益的對壘,如果堅持保護主義的一方繼續企硬,問題再議而不決,政府就須出重手,介入打破困局,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說:“只要能讓事情至少往前一步,就算知道不會得到一致掌聲,我還是會去做!”
設限“捆綁”阻人才流入
海外專科醫生來港工作,縱使考執業試及格,仍須實習半年,這安排一直受到批評,認為他們已具專科資歷及經驗,更通過了考試,沒理由要像新畢業醫生般實習,令人相信設這關卡的真正目的,是令欲來港的海外專科醫生卻步。
醫學會提出的新方案,是讓海外專科醫生可用在港工作的年期,抵銷實習時間,表面上是一個寬免安排,但細看其內容,海外專科醫生須與機構“綁死”一段長時間,門檻仍然頗高;此外,方案將海外專科醫生分為三類,服務於醫管局的,考試後工作一年半就可免實習,而在大學醫學院和衞生署任職者,則要工作三年至四年,被形容為比其他方案更“辣”。
從海外專科醫生的角度,取得專科資格已要過關斬將,還須考香港的執業試,及格後又要受服務年期限制,來港的積極性自然大打折扣,正如一位資深醫學界人士所言:“又要專科,又要考試,有幾多海外醫生會嚟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