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對台軍售問題解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15:42:42  


 
  2010年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頻繁動作反映了其重返“亞太”的戰略動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其最新發表的文章《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中指出,未來10年美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將外交、經濟、戰略等等實質性的投資鎖定在亞太地區”(注2)。美國在其重返亞太進程中必然加強對台灣的控制,對台軍售是其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台灣對美軍購需求是美國對台軍售的重要原因。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長期處於政治對立、軍事對峙狀態。自馬英九執政以後,兩岸已初步形成和平氣氛。但美台之間繼續保持事實上的軍事關係,不僅建有軍事熱線,還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軍事情報交流與聯合作戰機制。馬英九經常指出,台灣希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但是台軍也要做好防衛的工作,達到有效阻嚇的目標。

  馬英九上台後的三份軍力報告對台灣防衛需求進行了說明,並提到“大陸軍事威脅”。2009年3月,台灣公佈第一份《四年期防務總檢討》報告。《報告》稱,兩岸關係改善使台海安全發生微妙變化,台軍將構建“預防性國防”政策。但《報告》同時也提出繼續採購F—16C/D等先進武器裝備,謀求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2009年10月,台灣防務部門出台當年防務報告,強調了大陸軍事威脅不會因為兩岸關係和緩而解除。今年7月,台灣防務部門公佈2011年防務報告,內容包含有兩岸軍力差距和“大陸軍事威脅”。台灣防務部門表態說,台灣正深處“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環境,雖然兩岸關係正在和平穩定的互動,但是台灣的防務安全絕不會放鬆。對於其防衛需求,台灣往往依賴於美國的保護。因此,台灣積極推進對美軍購,保持台美“互信”關係。據《台北時報》報道,今年到目前為止,台灣已雇傭了九個院外集團、花了一百多萬美元勸說美國對其出售F-16C/D。(注3)

  台灣的軍事防衛需求也與其政治需求緊密相關。這點從馬英九在此次軍售後一天的講話可以看出。馬英九強調,“不統、不獨、不武”原則,對台灣的“自我防衛力量”是有要求的。同時,台灣方面認為維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是兩岸未來政治談判中極為重要的砝碼。馬英九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說:“兩岸緊張情勢的緩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持續對台提供武器,台灣若缺乏足以保護自身安全的防衛力量,就無法放心地走向談判桌。”(注4)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背景下,美國不斷加大對台軍售,以及台灣不斷推動對美軍購,不僅說明了美國“希望兩岸關係改善”的虛假性,而且說明了兩岸互信基礎的脆弱性。

  美對台軍售顯示美對台政策並未改變

  在兩岸步入兩岸和平發展期後,兩岸關係從對抗轉為和解。美國對台政策的戰略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因此一些美國學者提出了美國對台政策應當進行改變的觀點。

  一些學者提出美國應退出台海事務、放棄台灣防務,曾引起輿論風波。美國學者季禮(Bruce Gilley)聲稱台灣正在“芬蘭化”,呼籲美國放棄對台灣的軍事援助。在2010年12月號的《外交事務》期刊上,季禮在其題為《不太危急的海峽:台灣“芬蘭化”如何有益於美國國家安全》的論文中指出,馬政府上台後對大陸採取的和解政策,已使台灣一步步走向“芬蘭化”的道路。他指出,自1949年以來,在穩定兩岸局勢方面,美國扮演過重要角色,今天,這個歷史任務差不多走到盡頭,美國應該在戰略和外交上作出調整,以配合台灣走向“芬蘭化”。例如:美國今後在擴大對台官式接觸前,須先諮詢北京政府;要重新制訂與盟國之間的軍事計劃,剔除台灣的參與;在外交上公開支持兩岸和平發展;減少向台灣轉移敏感技術以免洩漏予大陸;最重要的是—重拾1982年對北京作出的承諾,大幅減少對台軍售。作者最後說,美國撒手台海事務,也意味著對中國領土完整的尊重,有助和緩中美關係,並減速大陸的軍事發展,從而增加中國達致“和平崛起”(peacefully rising)的機會。現在,正是華府作出歷史性轉向的時機。(注5)

  喬治.華盛頓大學格拉瑟教授(Charles Glaser)在今年三/四月號的《外交事務》的以“中國興起會導致戰爭嗎?”為題,呼籲美國應重估“協防台灣”的承諾,放棄台灣防務可能是讓美國與大陸維持和平,避免惡性武力競爭的辦法。格拉瑟在文中稱,儘管美方目前採取不會協助“台灣獨立”的立場,但不管台海戰爭是由哪方挑起,美國都有壓力被迫介入,他呼籲美國政府考慮放棄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注6)

  這類觀點遭到了來自反對陣營的強烈反彈。格拉瑟教授的文章發表後,一些美國保守智庫及媒體的網站均刊出文章進行反駁。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卜大年(Daniel Blumenthal)撰文批評奧巴馬政府對台政策正是按照格拉斯觀點的步調走而使美國國家利益收到損害。他認為,“美國無需對亞太政策進行調整”,更不能“拋棄台灣”。(注7)

  從大幅上揚的美對台軍售來看,美國對台政策當前不會發生變化。美國仍試圖保持台海事務的影響力。兩岸步入和平發展期以來,兩岸交流急速升溫,美國似被邊緣化。但美國一而再的軍售則向各方發出清晰的信號:它仍然是海峽兩岸最重要的玩家。美國維護其對台影響力的方式除對台軍售外,還有提升美台經貿關係和支持台灣擴展其“國際空間”等。在美台經貿關係方面,馬英九上台後積極採取措施謀求恢復台美貿易暨投資框架協定(TIFA)商談。在擴展“國際空間”方面,美國承諾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華盛頓智庫亨利.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容安瀾在分析兩岸步入和平發展期的美台關係時指出,“當我們向前看,我相信美台關係將繼續鞏固,即使還是保持這種非官方的特點”。在他看來,“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礎上的美台密切關係將成為台灣成功促進兩岸關係為台灣人民帶來福利的重要因素”,因此他把美台關係的基調定位是“上升的”(upbeat)。(注8)

  從根本上看,美國對台政策的基本框架沒有變動。奧巴馬政府並未拋棄《與台灣關係法》,未來美國無論是奧巴馬連任還是共和黨重新執政,其對台政策仍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與台灣關係法》確定的“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之中。而對於近期人們熱烈討論的美國是否放棄“對台六項保證”的問題,由於“對台六項保證”只是一個口頭承諾,即使部分內容發生改變,也不能說明美國對台政策發生了改變。

  美國對台政策不變的原因是多重的,除了美國和台灣各自的戰略考量外,中國國家實力是一個重要原因。儘管中國實力在上升,但與美國國家實力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中弱美強”的政治格局仍未改變。在美國對台軍售問題上,中國的反制手段有限,停止中美軍事交流等反制手段對美國並未產生實際損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