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獲批,將正式上市,5月份起可預約接種。歷經18年,我國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
就在今年3月16日,這個國產宮頸癌疫苗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PQ認證的形式審核,正式進入技術審評階段。目前,已有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簽訂了引進國產宮頸癌疫苗的合作協議。
打破國際壟斷,開創新型的疫苗研製技術體系
宮頸癌是目前可通過接種宮頸癌疫苗和進行宮頸癌篩查從而預防的癌症。作為宮頸癌的高發國家,我國面臨宮頸癌疫苗缺口10億支的困境。
此前,全球僅有三款宮頸癌疫苗面世,因此進口宮頸癌疫苗一直保持高價。研製質優價廉的國產宮頸癌疫苗成為我國的重大民生需求。2002年,廈門大學與養生堂攜手開始了宮頸癌疫苗的研究。
然而,國外藥企巨頭早在1990年就涉足該領域,並圍繞宮頸癌疫苗的研究構築了全面的專利保護體系。面對創新路上的“攔路虎”,研究團隊另辟蹊徑,決定從抗原表達技術上入手,採用獨創的一種新型疫苗研製技術體系——大腸杆菌原核表達系統。
該體系安全性高、生產成本低廉、生產速度快。但與國外採用的真核表達系統相比,由於大腸杆菌不具備這一系統的“翻譯後修飾”等高級功能,“大腸杆菌不能用來做基因工程疫苗的說法”也成了當時疫苗界的普遍觀點,國內外一直未有成功的先例。
一個從來沒有做過疫苗的不知名的年輕中國團隊,能做好仿製品就不錯了,還能做好周期在10年以上的、從技術平台到產品的原始創新嗎?研究團隊一直飽受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