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像坐牢,百姓像探監。”崇陽縣委書記周亨華這樣描述被鐵門“保護”起來的生活,這位於2002年底走馬上任的書記從一開始就感到彆扭。
“崇陽地理偏僻、經濟欠發達,素有‘難治’之稱,加上歷史遺留的困難多、幹群有隔閡,群眾一度對政府很不滿。”周亨華說,老百姓來解決問題總找不到人,自然心中會有氣,這種不滿的情緒往往會影響問題的順利解決,“不破保護門,幹部工作沒有信心,問題沒辦法解決”。
一位幹部回憶,周亨華上任後,多次在辦公會議上提出希望拆除這一“隔心門”,但部分老同志擔心會打亂新任縣領導的工作秩序。2005年6月,在一次縣委常委會後,周手握鐵錘,帶頭把四樓的鐵門拆了下來。第二天,其他樓層的鐵門也相繼拆了下來。
周亨華說,當時歷史遺留問題很多,許多新上任的幹部不敢出頭解決,害怕引發新的矛盾,“砸鐵門主要是給幹部增強一點信心。一方面逼著各個部門負責人直面現實,另一方面也從心理上破除了幹群之間的心理隔閡”。
鐵門拆除了,上訪群眾的人數也迅速增加,為維護縣委大院正常工作秩序,崇陽縣委成立了由公安、工商、土管等10多個職能部門組成的信訪接待中心,辦公地點就在縣委大院對門。同時,縣委書記周亨華、縣長程群林等近20名縣領導走出大院,每週輪流到信訪中心接待上訪群眾,還對歷年信訪積案實行包辦制,不解決問題不脫鉤。
崇陽縣信訪局局長汪建鋼說,縣委敞開大門接訪,215件長期遺留疑難案件當年就得到解決。今年元月至7月,縣領導包辦的82件積案,辦結率達90%。隨著一大批信訪積案的解決,群眾來信來訪量大幅下降,全縣受理群眾來信來訪量比2004年下降了53%。
從拆除“圍墻”到建設廣場
去年8月,800多米長的機關大院圍墻被拆除,原本用於建機關輔助設施的土地分別建成4000多平米的天城劇院和1.4萬平米的大集文化廣場。
2005年下半年,一場由縣委、縣政府主導的“無圍墻政府”改革又開始在崇陽縣悄然推行。2006年8月,該縣做出一個更大膽的決定:推掉政府大院臨街的兩面圍墻,把原本用於建機關輔助設施的土地,分別建成市民急需的劇院和文化廣場。
為何要推掉院墻建設文化設施?
“拆了保護門之後,幹部工作有了信心,百姓對我們也建立了信任。”發起並推動這場改革的周亨華說,縣裏決定由堵到拆到建,是為了徹底改變幹群關係,“這不僅僅打開了大門,也是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據介紹,近三年,崇陽縣城關地區按“工業向城南園區集中、機關向城北新區集中、商貿向中心城區集中”的佈局發展,城區面積由6.7平方公里擴大到11平方公里,人口由7萬增加到11萬,但全縣可供市民休閒的場所只有一個幾百平米的白鷺廣場和不足三公里的河灘觀景平臺。
“文體娛樂設施及場地的嚴重不足,已成為全縣文化事業發展的瓶頸。”崇陽縣文聯主席甘萬明說,崇陽民間藝術豐富,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僅民間的提琴戲藝術團體就有上百個。前幾年,縣裏提出了發展縣域文化、建設生態文化大縣的目標,但由於城區發展過快,全縣文體娛樂場所及休閒健身用地嚴重不足,大型文體活動無法開展,迫切需要建設大型的市民廣場和健身場所。
崇陽縣建設局局長王向陽說,政府推倒800米長的圍墻後,可以提供數萬平方米的可利用土地,同時又解決了文化設施的用地難題,可謂一舉兩得。
大禮堂的去留之爭
圍繞著大禮堂的拍賣,曾一度引起很大的爭議,大禮堂到底該不該拆?許多文化戰線的老同志不理解,聯名要求縣政府取消這一計劃。
在崇陽縣推行“無圍墻政府”的改革中,僅天城劇院和大集廣場兩項的總投資就達1500萬元。而這筆錢,主要來自原崇陽大禮堂的拍賣所得。
王向陽說,去年8月,經過幾輪競拍, 6.7畝的大禮堂土地由最初的800萬拍到了1310萬元,“這筆資金已全部用於天城劇院和大集廣場的建設”。
圍繞著大禮堂的拍賣,曾一度引起很大的爭議。
曾負責大禮堂管理的一位文體局職工稱,大禮堂屬省文化廳文化扶持項目,一直承擔全縣絕大部分文化活動。拍賣不僅給市民文化活動帶來不便,禮堂13名員工的安置也成為問題。
“新劇院建在城北新區,離中心城區近三公里,市民參加活動很不方便。”甘萬明說,許多文化戰線的老同志不理解,聯名要求縣政府取消這一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