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電報是經過蘇聯大使羅申送到毛澤東手中的,當時已經是1日的中午了。這個時候,金日成的特使樸一禹已帶著金日成和樸憲永的求援信到了中南海。毛澤東幾乎是同時收到蘇聯和朝鮮兩國首腦的來文的。毛澤東反複地讀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來電和來信後,又把朝鮮特使樸一禹請到住處,聽取了他對朝鮮戰况的介紹。之後,毛澤東讓秘書緊急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請到他的住處。劉、周、朱來到後,毛澤東把蘇聯和朝鮮兩國首腦的來文給他們看了,又向他們介紹了朝鮮戰局。四個人討論起來。周恩來、朱德和劉少奇都對朝鮮局勢和中國出兵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總的來說,他們的意見是對出兵朝鮮有很大顧慮,認爲出兵對中國不利,因此,會上沒有就是否出兵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于是,毛澤東决定,第二天召開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邀請在京高級軍事領導人參加,再行討論。在10月2日下午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曾經主張出兵朝鮮,幷且認爲出兵朝鮮已是萬分火急,他鑒于林彪有病,提議要彭德懷挂帥。當然,這還要征求更多人的意見,特別是彭德懷本人此時正在西安,沒有參加會議。但是,會議上的多數人不同意立即派兵進入朝鮮。大家對國內和國際局勢進行了認真分析,擺出了許多理由。毛澤東認爲,這些意見都很有道理,他不能不慎重考慮這些意見。
考慮到斯大林還在等回音,毛澤東决定也用商量的口氣和斯大林探討一下這件大事。2日夜里,毛澤東約見了蘇聯大使羅申,口述了一封電報。電報說:“我們原先曾打算,當敵人向三八綫以北進攻時,調動幾個師的志願軍去北朝鮮幫助朝鮮同志。但是,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現在認爲,這一舉動會造成極爲嚴重的後果。
第一,靠幾個師很難解决朝鮮問題(我軍裝備極差,同美軍作戰無勝利把握),敵人會迫使我們退却。
第二,最大的可能是,這將引起美國和中國的公開對抗,結果蘇聯也可能被拖進戰爭中來,這樣一來,問題就變得極其嚴重了。中共中央許多同志認爲,對此必須謹慎行事。
當然,我們不派兵援助,這對于正處在如此艱難境地的朝鮮同志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我們自己也于心不忍;但如果我們出動幾個師,隨後又被敵人驅趕回來,幷由此引起美國與中國的公開沖突,那麽我們的整個和平建設計劃將會被全部打亂,國內的許多人將會對我們不滿(戰爭給人民造成的創傷尚未醫治,人民需要和平)。
因此,目前最好還是克制一下,暫時不出兵,同時准備力量,這樣做在與敵作戰的時機上會比較有利。
由于暫時的失利,朝鮮應該換一種鬥爭方式,進行游擊戰。”
毛澤東在電報的最後還進一步講:“我們將召開黨中央會議,中央各部門負責同志都將出席。對此問題尚未作出最後决定。這是我們的初步電報,我們想同您商量一下。如您同意,我們准備立刻讓周恩來和林彪同志飛到您休養地,同您討論這件事,幷報告中國和朝鮮形勢。”
收到毛澤東的複電,斯大林陷入了沉思。蘇聯雖然不害怕和美國一戰,但這個時候和美國打起來,顯然對蘇聯十分不利。斯大林堅信,中國和蘇聯都不願意看到整個朝鮮落入美國手中。他認爲,再和中國方面商議,中國是會同意出兵朝鮮的。他决定,召開政治局會議,議一下這個問題。
10月5日,蘇共中央政治局開會,專門討論朝鮮問題。斯大林講了自己的想法後,蘇共中央政治局成員都同意他的意見。會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見:無論如何,必須避免蘇聯直接與美國發生沖突,即使是放弃朝鮮,蘇聯也不要和美國發生沖突。但是,又不能放弃北朝鮮,只有一個辦法:進一步勸說毛澤東改變主意,請中國出兵朝鮮,支持朝鮮人民軍把美國軍隊打回去。會議决定,由斯大林出面,再給毛澤東發一封電報,力勸毛澤東。電報稿在會上就起草好了,經過政治局主要成員審過後,當天就發給了毛澤東。這封電報的主要內容,就是力陳由中國出兵對維護中國國家利益是十分有利的理由。電報中說:“我之所以向您提出派兵去朝鮮的問題,而且至少而不是至多派五六個師,是基于以下幾點國際方面的考慮:1.如朝鮮事件所表現出來的那樣,美國目前還沒有爲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作好准備;
2.軍國主義勢力尚未在日本死灰複燃,它沒有能力向美國人提供軍事援助;
3.有鑒于此,美國將不得不在朝鮮問題上向有盟友蘇聯爲後盾的中國作出讓步,將不得不接受就朝鮮問題進行調停的條件,這些條件會對朝鮮有利而不至于使敵人把朝鮮變成它的軍事基地;
4.由于相同的原因,美國將被迫放弃台灣,被迫放弃與日本反動派的單方面和約,放弃複活日本軍國主義的活動,放弃其欲變日本爲它在遠東的軍事基地的企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