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年,鄧穎超與周恩來在汕頭) |
最近,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紀東著的《難忘的八年——周恩來秘書回憶錄》。從1968年8月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作者紀東一直擔任周總理的秘書。所以,本書透露了不少周總理日常生活的細節,再現了周總理的偉大人格。特選取書中部分鮮為人知的“瑣事”,以饗讀者。——編者
1.解鞋帶“這事不能讓你做”
1972年冬,總理的年輕衛士高振普同志因身體不適,需要休息一周。
總理當時的衛士長張樹迎與鄧大姐和總理的秘書錢嘉東商量並經總理同意後,決定由我替小高值幾天班——總理在家辦公時,白天我仍做我的本職工作(秘書),夜晚做衛士的工作;總理外出時,我跟著。張樹迎對我說:“大姐說了,你是軍人,又年輕,又是警衛團來的幹部,你就辛苦一下,替幾天班吧。”
就這樣,我兼做了一個星期的衛士,實際上只值了三天班。但衛士的辛苦、勞累、操心,我也領略到了。
替班第一天,天很冷,總理出門要穿大衣。平時,警衛給總理穿大衣的情景我看多了。可是,輪到我站在總理身後時,我把大衣從下往上提,結果總理左臂伸到袖筒里了,右臂沒完全伸進去,我又稍用力往上提,只聽總理“哎喲”一聲。我心里“咯噔”一下,糟了,拐了總理的右臂了。總理的右臂以前受過傷,是伸不直的,我趕忙把右邊袖子往下落,在他伸手的時候往上一提,還好,這回順順當當穿上了。
總理深夜離開辦公室到臥室辦公前,要先在辦公室脫掉皮鞋換上拖鞋。我把拖鞋放在地上,順勢蹲下來幫他解鞋帶。他卻把兩腳往座椅下收了回去。我把他的一只腳往外慢慢抻出來,他又收了回去。
我莫名其妙,這時,老人家說:“這事不能讓你做,我自己能解。”說著,他就彎下腰,把兩只鞋的鞋帶解開,自己換上了拖鞋。其實對我這個年輕人、晚輩來說,這點小事是舉手之勞,而且也不為過,但總理堅持要自己來。
2.愛打乒乓球,教導李富榮
我曾問總理,在學生時代的各種球類運動里,他喜愛哪種?總理說喜歡排球。但他對乒乓球卻有一種特殊情感,對那些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很熟悉,不但叫得上名字,就連每個人的打法、特點也都有所了解。
總理本來就有一些打乒乓球的技術基矗1939年,他在延安騎馬摔傷了右臂,此後,他便有意識地多打乒乓球,以調理和鍛煉右臂。
“文革”時,總理已年過古稀,工作也更繁忙。別的活動,諸如參加舞會、欣賞京劇等都停止了,打乒乓球就成了一種難得的休息方式。總理在家辦公時,偶爾也到院里散散步,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打乒乓。即使1972年生病後,他還時常打上一會兒,直到住進305醫院。
1971年4月,第31屆世乒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從“文革”開始到1971年,我國已經有兩屆世乒賽沒參加了,男女隊技術水平也下降了,能不能再創輝煌,這是全國人民關心的問題,總理也關注著這件事。球隊臨出國時,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全體隊員,既提出了要求,又給予了鼓勵。
世乒賽開始後,總理雖然很忙,仍一直關注著,每天都要過問。
在中國隊的李富榮與匈牙利隊員比賽的關鍵時刻,匈牙利隊員的一個擦邊球被裁判判為出界,李富榮拿了這關鍵的一分,贏了比賽。
賽後,外界對這個球爭議不少,認為球擦邊了,勝之不武。乒乓球隊回國後,總理接見了他們。總理當場問李富榮,那個球是不是擦邊了?李富榮承認,是擦邊了。總理便問他,為什麽沒有勇氣告訴裁判?李富榮說,壓力太大,太想贏了。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運動員要有風格。如果你的風格高一些,主動示意球出界,將會贏得更多觀眾和對手的心。”李富榮心悅誠服,虛心地接受了總理的意見。
3.愛好文藝 總理也吹口哨
周總理熟悉多種藝術形式,對文藝有自己獨特的了解和愛好。
他曾親自修改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解說詞,被許多行家稱為“總導演”;他曾把《霓虹燈下的哨兵》劇組請到家里吃飯,討論劇情和人物塑造;他青年時代寫的詩就大氣磅礴;他的書法獨樹一幟,神定氣足;他晚年身染沉屙,還吟唱《國際歌》的悲壯旋律;他還說過,退休後要寫一部自傳體長篇小說《房》……
在南開中學時,周恩來就是學校新劇劇團布景部部長,並演出《一元錢》、《華娥傳》等新劇。那時,男女不能同台演出,劇中的女角都由男生扮演。周恩來扮相俊美,常在劇中飾演女角。不少看戲的學生都對台上那位“小姐”心生愛慕之情。
我曾問總理:“總理,您在南開時,還演過話劇呢?聽說您還是男扮女裝哩?”
總理“哈哈”笑了一聲,卻不回答我。“哈哈,那個時候……”說了一句,又止住了話頭兒,不再說下去。那是一聲開心的大笑,“文革”時期,國事艱難,他難得有這麽開心的瞬間。
我聽過總理吹口哨,也是在他高興時的自娛自樂。總理吹口哨不怎麽會拐彎,是以“噓……”這個音調為主。說真話,總理沒我吹得好。我曾對總理的侄媳、中央電視台著名導演鄧在軍說過此事。那是我們一起去福建泉州參加紀念周總理的活動,之後結伴遊覽,她無意中聽見我吹的口哨歌曲,說:“紀東老弟,你的口哨吹得真不錯。”我對她說,總理也吹過口哨,我還模仿了一下。她覺得很新奇,很開心。
4.聽京劇,總理喜歡張派唱腔
1974年,山東淄博京劇團排演了京劇《紅嫂》,並在北京三大劇場進行了匯報演出,周總理抽空看了一場,並給予了“題材好,演得好,唱腔的創新也非常好”的高度評價。戲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煮鶏湯”的唱段,據說還得到過毛主席的指點。主演紅嫂的是青島京劇團的女演員、張派傳人張春秋,總理很愛看她的戲。
這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總理、大姐剛吃過飯,電視里正在播《紅嫂》,老兩口就坐在客廳電視機前邊看邊聊。我剛好要給總理送文件,一見總理在看電視,就把文件藏在背後——總理難得休息一會,一般這時,我們都盡量躲開。但這次總理已看見我,沒法躲開了,總理照樣問我:“有事?”
我說:“沒急事。”我就留下來,也在旁邊一起看。這時正放到“煮雞湯”這一段,總理一邊聽,一只手還不停地在腿上打著拍子,興致很濃。大姐突然問了我一句:“小紀,聽得懂嗎?覺得怎麽樣?”我脫口而出:“有點軟綿綿的,覺得沒勁。”總理不高興地說了一句:“什麽軟綿綿的,你懂什麽,我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趕快溜到警衛值班室去。
這時,衛士高振普跟了出來,笑著奚落我:“你不知道總理特別喜歡張派唱腔,淨往槍口上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