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台海政策“智囊團”揭秘(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8 12:43:05  


 
  2000 年4月19日,時任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的余克禮一行應台灣政治大學邀請,訪問台灣。沒想到這次單純的學術訪問,卻在島內引爆一場“余克禮風波”。據香港媒體報道,余克禮在台表示,反“台獨”是大陸一貫政策,一個中國是發展兩岸關係的基本前提及原則,台灣新領導人如果不接受,兩岸關係前景將很不樂觀。此外,余克禮還批評呂秀蓮在當選後依然發表“台獨”言論。

  余克禮的言論立刻引來親綠媒體的反彈,呂秀蓮更是大表不滿,直指余克禮“到台灣做客,卻大放厥詞,未免太過放肆”。對於這趟原本單純的學術參訪活動被政治化、掀起口水風波,余克禮感到遺憾,他强調此行只是如實地向台灣各界介紹大陸的政策主張,絕對沒有如台灣某些媒體所指責的“言行蠻橫”等問題。

  此外,這些台灣問題專家所發表的一些言論,往往被解讀為“中央對台政策新思路”。比如2000年,廈大台研院陳孔立教授的文章《和平統一的十大好處》在《人民日報》全文刊載,文章設身處地向台灣民衆講解為何大陸要堅持和平統一路綫,在兩岸引起强烈反響。有分析稱,這是大陸要主動引導台灣民衆思考和平手段的新做法。

  重大事件預測“精准”

  在重大事件發生時,這些涉台專家也往往能做出“精准”的預測。

  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多數民調顯示連戰遙遙領先,海內外多數學者也普遍預測“連宋配”將大獲全勝。但是陳孔立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表示,陳水扁依然有微弱勝出的可能性。他解釋說,“連宋”勝算較大,但是仍然有無法估計到的因素存在,最後一刻仍有很多變數存在。

  果然,陳水扁最終憑借“兩顆子彈”這一“突發因素”獲勝。島內有人認為,泛綠如果贏了,陳水扁會效仿尼克松,即當初最反共反華的,最後反過來積極改善關係。但陳孔立預測,陳水扁較大的可能是越來越“獨”。事實上,陳水扁在其第二任期內不斷推動“法理台獨”,也確實如陳孔立所言。

  當然,這些專家也有預測“不准”的時候。今年6月11日,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閻學通在媒體發表文章,就2000年來“一直預測台海發生軍事沖突不會晚於2008年”一事,公開向讀者道歉。閻學通的道歉事件引起了海內外的討論。有分析認為,若相關領域的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尊重事實,無論預測結果是否准確,民衆自然也會體諒。

  台灣:大陸政策跟黨走

  談起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必定要論及台灣政治大學的國關中心和東亞研究所。

  在台灣尚未解嚴時,只有這兩個單位有資格研究中國大陸,當時稱“匪情研究”。實際上它們就是台灣“國家安全部門”的組成部分。當年,一個普通人偷看馬列的書,就可能依“刑法100條”被抓去坐牢,但國關中心和東亞研究所的人不僅能大大方方地看馬列的書,甚至還可以看《毛澤東語錄》、看《人民日報》。

  無論是國關中心還是東亞研究所,都是島內研究大陸的重鎮。早年島內有關大陸的許多政策,都出自這兩個機構。同時也因為他們的特殊地位,這兩個單位的許多人也不斷進入台灣當局的重要部門。

  大陸研究三分天下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台灣地區解嚴、開放黨禁報禁、開放台灣人民赴大陸探親,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台灣的各大專院校與研究單位,紛紛設立“大陸研究所”,如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東華大學等。除此之外,許多大學內部原有的研究所,也紛紛設立大陸研究的相關課程,如東吳大學的政治系、淡江大學的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台灣大學的“國家發展研究所”等。

  一時之間,大陸研究成為台灣僅次於法律、國貿、電機的熱門專業,而其中又分“海歸派”“本土派”和“第三條路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