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在賓館的二樓中廳休息室,井岡山管理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呂雲松,向參觀團介紹了井岡山的鬥爭歷史,還講到了茨坪的情況:這裡方圓百里崇山峻嶺,產穀不滿萬擔,人口不滿兩千,朱毛紅軍在群眾騰出來的雜房居住,或以門板當床,或睡稻草地鋪,蓋著薄薄的線毯;官兵們都是腳穿草鞋,身穿單衣;同在一個盆子裡吃紅米飯、野菜湯,而且缺油少鹽……
呂雲松結束介紹,又是溥儀頭一個發表感想:“哦,我明白了,毛主席和紅軍在井岡山是很艱苦的,根本沒有樓房可住。”
參觀博物館的良深感慨
4月12日,參觀團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該館始建於1958年10月,翌年國慶節開館,珍藏著一批反映當年鬥爭歷史的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溥儀對“朱德的扁擔”很感興趣,他聽完講解員的介紹,以疑惑的口吻發出提問:“這真是朱總司令挑過糧的扁擔嗎?”講解員以肯定的語氣作答:“一點沒錯,是朱總司令用過的。那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是紅四軍的軍長,軍政事務很忙,大家勸他不要爬山過坳挑糧,可勸不住,只好把他的扁擔‘偷’去藏起來。而朱老總又找來一根,在上面寫上“朱德扁擔,不准亂拿’八個字。這樣,大夥就不好再‘偷’他的扁擔了。”
文史專員們都深為朱德與戰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的模範行動所感動。可是誰也沒想到,溥儀先是兩眼向上望看天花板,爾後天真地發問:“我在北京怎麼沒有看見朱總司令挑糧?”
眾人聽了這一提問,又是搖頭而笑。宋希濂解釋說:“現在在北京還用得上朱總司令挑糧?那時候是打仗的艱苦歲月。山上的糧食不夠吃,只有到山下去挑,朱老總是以身作則帶頭挑糧。您沒有看見板面上寫的——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溥儀聽後長長地吟哦一聲,有所領悟地說:“朱總司令真是偉大!”
就在“朱德的扁擔”板面旁邊,陳列著《紅米飯》、《幹稻草》兩首紅色歌謠。溥儀見了,口裡念念有聲,然後抄錄在本子上,點著頭自言自語:“好!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