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如果能在九十兩月或再多一點時間內殲滅錦州至唐山一線之敵,並攻克錦州、榆關、唐山諸點,就可以達到殲敵十八個旅左右之目的。為了殲滅這些敵人,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而置長春、沈陽兩敵於不顧,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因為錦、榆、唐三點及其附近之敵互相孤立,攻殲取勝比較確實可靠,攻錦打援亦較有希望。”
“如果在你們進行錦、榆、唐戰役(第一個大戰役)期間,長、沈之敵傾巢援錦(因為你們主力不是位於新民而是位於錦州附近,衛立煌才敢於來援)則你們便可以不離開錦、榆、唐線連續大舉殲滅援敵,爭取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於此,你們應當注意:(一)確立攻占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二)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三)為適應上述兩項決心,重新考慮作戰計劃並籌辦全軍軍需(糧食、彈藥、新兵等)和處理俘虜事宜。”
國民黨當局根本沒有想到人民解放軍這時就會遠道奔襲錦州,對解放軍的實力也估計不足,所以,既沒有下決心及時增援,更沒有從錦州撤退的打算,甚至連防禦也沒有完整而周密的部署。九月十二日,戰役首先在北寧鐵路的錦、榆之間打響。東北野戰軍在司令員林彪、政治委員羅榮桓指揮下,迅速占領錦州周圍各要點,完成對錦州的包圍。國民黨當局才如大夢初醒,發覺解放軍的目標是要攻占錦州。九月三十日,蔣介石趕到北平,和傅作義商定從關內抽調八個師,海運到葫蘆島港口,連同原在錦西、葫蘆島的四個師共十二個師,組成東進兵團,由十七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指揮,馳援錦州。“錦西、錦州敵人前沿間隔不到三十公里,這段距離之間既無險要地區,大部隊也無進退餘地。” 同時,又決定從沈陽調出主力新一軍、新六軍等十二個師,組成西進兵團,由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九兵團司令官廖耀湘率領,增援錦州。它的企圖已不僅是救援錦州,而且力圖東西夾擊,和駐守錦州一帶的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傑所部七個多師會合,在錦州地區同解放軍進行一次戰略性的決戰。隨蔣介石前往的徐永昌在十月六日日記中寫道:蔣召集東進兵團師長以上會議,“說明此次希望軍事勝利意義之重大,謂不僅解錦圍,並須會沈陽之師聚殲頑匪。中有‘要知我不惜撤守煙台,調來新八軍,並天津一帶之九十二軍、六十二軍及九十五師等六個師,悉集此一地帶,即為成功此一攻勢’。語多興奮與勗勉。”
當時局勢確是緊張萬分:解放軍既要阻擊分別從東西兩路前來增援的國民黨軍重兵,又要迅速攻克錦州。其中,能否迅速攻下錦州尤為關鍵所在。十月十日,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說:“你們的中心注意力必須放在錦州作戰方面,求得盡可能迅速地攻克該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達到,只要攻克了錦州,你們就有了主動權,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