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略:從“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到和平建設】
對於剛剛從中國革命戰爭中走來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新中國面臨的戰爭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既要打退敵人的挑釁,也要保護建設成果不被破壞。這一時期的軍事方針,總體來看是“立足於戰爭”。
朝鮮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醫治戰爭創傷的任務十分艱巨,國內外形勢非常險惡。1956年3月,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領導下,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制訂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該方針強調盡力做好推遲、延緩戰爭爆發的工作,重點加強沿海地區戰備,防止敵人發動突然襲擊。
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中國面臨的內外形勢仍然嚴峻。國內連遭3年困難,又經歷10年動亂;國際上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地區擴張主義威脅著中國安全。面對這種形勢,毛澤東提出加強戰備,“備戰、備荒、為人民”,“要準備打仗”,要立足於戰爭、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從這時起,人民解放軍大力加強戰備工作,國家也加強了戰備建設。
1970年代後期,為防止敵人突然襲擊,中央軍委於1977年12月提出了“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基本精神是把敵人放進來,打人民戰爭,主要戰略措施是重點設防,重點守備。1980年秋,中央軍委針對未來反侵略戰爭的特點,研究全面貫徹積極防禦戰略方針的問題,提出堅持後發制人,堅持打人民戰爭,堅持持久作戰,立足於以劣勢裝備戰勝敵人。
1980年代中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鑒於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對戰爭與和平問題有了新的判斷,認為大戰短時間內打不起來,可以爭取到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因而果斷作出決定,確定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在指導思想上實行戰略性轉變,由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時期現代化建設軌道上來。
1990年代以來,冷戰結束,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和平與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主題,爆發世界大戰和針對中國的全面戰爭的可能性進一步減小。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改變了現代戰爭的面貌,深刻地影響了戰爭形態和方式。
實踐證明,新中國的歷次軍事戰略調整是成功的,而歷次戰爭的背後,都有一段艱難的歷史,值得人們銘記、反思。(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