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日本新華僑報》4日刊文說,在日華人社會和中國大陸居民從平均水平來看,在日華人的收入應該高過大陸,而且隨著新華商的崛起,富人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那麼,把慈善之心化作行動的自覺性也應該隨著收入而提高。如果在日華人社會也能興起捐贈風氣,不僅在日華人的整體素質會大大提高,日本主流社會也會對在日華人投來贊許的目光。
文章摘編如下: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既是世界排名二、三的富翁,也是著名的慈善家。日前,他們在中國的高級賓館舉辦了一次以中國富翁為對象的慈善晚餐會。請帖發了下去,可是收到請帖的中國富翁們幾乎有一半兒人拒絕參加晚會,很多人擔心去了就要被要求捐款。這種拒絕讓兩位世界級富豪十分尷尬,趕緊通過媒體發表聲明,表示來者不一定要捐款。這下子成了新聞,中國內外的大量報道,讓中國富豪的臉都丟到國外去了。
在日本,從事慈善事業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捐贈成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成了固定的風氣。日本人如果中了政府發行的彩票,高額中獎者都要拿出一部分錢,捐贈給社會,主要用於教育。日本的政治家,每當國會開會時都會在西服上戴上綠色或者紅色的羽毛,因為那是進行了慈善募捐的標誌。政治家捐款雖然不能排除作秀的成分,但是這種行動能夠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本身就有很強的社會感染力。記得中國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日本個人,甚至收入不高的計時工也拿出部分收入,捐贈給中國災區。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中,如果比爾.蓋茨和巴菲特舉行捐贈晚宴,不知道會收到怎樣的效果?
反觀在日中國人乃至本土大陸人,他們似乎尚沒有養成捐贈的習慣。其實,慈善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由於中國人自古喜歡存錢,還要考慮子孫後代,所以只要可能,他們就試圖為自己多積攢一些財富。很少有人像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那樣慷慨,肯於把自己的半分財富捐贈給社會,造福公益事業,救濟貧困等。本次兩位富翁在中國舉辦富人慈善晚會遭遇滑鐵盧,就很引人深思。既然能夠躋身世界富豪排行榜的中國人尚不願意捐贈社會,也就不好奢求收入不豐的工薪族了。
在日華人社會和本土大陸居民不同,從平均水平來看,在日華人的收入應該高過大陸,而且隨著新華商的崛起,富人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那麼,把慈善之心化作行動的自覺性也應該隨著收入而提高。在世界都在把捐贈與慈善之心當作一種責任,特別是有錢人的責任的現在,在日華人社會也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報效社會的責任。即使不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拿出半分財富,哪怕拿出一點點,也是一種有益於社會的善舉。如果在日華人社會也能興起捐贈風氣,不僅在日華人的整體素質會大大提高,日本主流社會也會對在日華人投來贊許的目光。
希望捐贈!從我做起,從華人社會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