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揭秘鄧小平成功背後的一群女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3 10:09:20  


 
  不是生母如同生母的夏伯根

  在鄧家,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奶奶名叫夏伯根。套用《紅燈記》中的一句台詞:奶奶也不是親奶奶。

  鄧小平和劉伯承率大軍進川時,四川人民歡欣鼓舞,其中也包括鄧小平老家的親人。聽說鄧小平入川,廣安一位中年婦女興奮不已。她把大門一鎖,拿起一個小小的包裹,坐著嘉陵江上的小船,便來到重慶的鄧家。這位農婦不是別人,正是鄧小平的繼母夏伯根。

  此時,鄧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卓琳任重慶人民小學校長。而鄧小平的兒女還小,尤其是毛毛剛10個月,最小的兒子也將出生,全部孩子便由這位農村來的婦女照看。

  夏氏是鄧老爺的最後一位妻子,也是繼張氏、淡氏去世後,娶的另兩位妻子中最後的一位。淡氏去世後,留下一堆兒女,鄧老爺又娶了一位蕭氏,為鄧小平生了個弟弟鄧先清,可惜不久蕭氏也病逝了。鄧老爺無力照料這些孩子,就娶了第四位妻子夏氏。

  夏氏是嘉陵江上一個船工的女兒。生活的漂泊,使船工家房無一間、地無一分,加上妻子早逝,船工就與女兒相依為命。夏氏十幾歲時曾嫁給一位類似今天公證人的“中人”,不料就在她生了一個女兒之後,丈夫卻病死。她就帶著女兒嫁給了幾度喪妻的鄧老爺。

  夏氏到鄧家後,先後生了鄧先芙、鄧先群兩個女兒。在鄧先群不到8歲時,鄧老爺去世,只留下夏氏和一群同父異母的孩子們。

  鄧老爺的去世,對夏氏來講是莫大的不幸,但她以勤勞樸實漸漸獲得了鄧家上下的尊敬……

 夏氏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她從鄧家的晚輩中知道老爺的子女中有一個少小出國、現在共產黨內做大事的公子,便一直很關注。同時,她還同情共產黨人。有一次,她曾將幾個被敵人追捕的華鎣山游擊隊員帶到家中藏隱許久。待重慶解放,在中共外圍組織的女兒鄧先芙打聽到先賢大哥成為川人最大的官兒時,夏氏義無反顧地來到鄧小平家,以她的勤勞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

  如今的鄧家兒女對夏氏已沒什麼親祖母和繼祖母之分,夏氏的生命也幾乎獻給了鄧小平後半生的革命事業。在鄧小平謝世後不幾年,她也走了,但她留下的故事實在太多。

  建國之初,鄧小平日理萬機,卓琳也是夜以繼日地工作,所有家中事務全由夏氏料理。天不亮,就要做好家人的早飯;大人上班、孩子上學的時間到了,她幫助穿衣盛飯;待大家吃穿停當之後,再把一家人送出門;接下來,又忙著做中午飯和晚飯。如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待鄧小平夫婦看到孩子個個健壯時,無不從心裡感激。

  在鄧小平蒙難時期,她再一次成為鄧家至關重要的人物。

  “文革”中鄧小平第一次蒙難時,孩子們尚小,她就像一只老鷹一樣,用翅膀呵護著這群受到歧視的小鳥。縫補漿洗,吃穿用學,她都得一一操心。鄧楠主持家務,她當顧問,幾乎用平常人家十分之一的開銷,保證了日子一天天過下去。

  再後來,一道遣散的命令將鄧小平下放江西。行前,鄧小平提出要帶這位老人一同去。鄧小平的要求得到批准。夏氏到江西一住下,就鋤地種菜、淘米做飯。

  在鄧小平的飲食生活中,一是酒,二是豆瓣醬,這兩樣東西非常重要。在壓抑的歲月裡,鄧小平時常喝一點酒,但當時卻缺少供應。另外,鄧小平口味偏重,一直做菜以豆瓣醬為作料就著下飯,但這在當時也很少。這些困難沒有難倒夏氏,她同卓琳反覆試驗,終於釀出了鄧家的酒和鄧家的豆瓣醬,也為鄧家在流放歲月的生活添加了一道佐香……

  鄧小平回京,家中又添了一代人。好在夏氏對這一套都熟悉,幾乎沒讓鄧小平夫婦操心和兒女們費神,她又幫助一個一個地帶,一個一個地抱。當孩子們一個個成人時,她的白發爬上眉梢,但勞作依然不減。她身體一直很好,只要勞作,她就不會生病……

  在鄧家,她既是奶奶,又是母親。她有三個親生女兒,除了將鄧先群帶在身邊,其他孩子她都沒有顧及。她用樸素的情懷,保證了鄧小平的工作和生活。

  在鄧家,她是鄧小平尊敬的先輩,也是卓琳的朋友和助手,是孩子們的奶奶和親人,也是晚輩的祖母和最掛念的人。

  她把一生獻給了鄧家,把母愛獻給了鄧小平的事業。當鄧小平晚年住院時,她因得不到病情而不斷問孩子們:“寶忠回來了嗎?”張寶忠是鄧小平的老警衛員。她知道,只要張寶忠回來,鄧小平就沒什麼大事。有一天,張寶忠突然回來了,帶回的卻是鄧小平仙逝的消息。老人的頭髮一下白到了發根,從此,她突然感到身體再無氣力……

  同鄧小平一樣,她以90餘歲的高齡謝世,只留下一個名字叫夏伯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