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制卡-31型艦載預警直升機。 |
二、主要國家艦載直升機的型號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艦載直升機執行的任務種類越來越多,為了適應當前海上作戰對艦載直升機的要求,艦載直升機型號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反潛直升機性能不斷提高
反潛直升機指的是指能通過機載搜潛設備,對水下目標進行搜索、探測、跟蹤、識別及定位,並能利用機載攻潛武器對探測到的敵方潛艇實施攻擊的直升機。現代反潛直升機除具有反潛功能外,還具有一定的反艦、海上搜索與救援和垂直補給等能力,是一種多工空中平臺。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反潛直升機仍處於探索與試驗階段,尚未獲得廣泛的實戰應用。這一時期的反潛直升機採用的都是功率小的活塞式發動機,只載有有限的搜潛設備,基本上不攜帶攻潛武器,只能完成簡單的搜潛任務,不具備攻潛能力。到了60年代,隨著美國對SH-3“海王”的改進,以及蘇聯卡莫夫直升機設計局卡-25“激素”、法國宇航公司SA-321G“超黃蜂”的推出,反潛直升機開始採用較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其性能有了較大改善,既可攜帶各種搜潛設備,又可攜帶一定的攻潛武器,成為搜潛/攻潛功能相結合的平臺。70年代,隨著SH-2“海妖”和SH-60“海鷹”的問世,特別是美國海軍實施的“輕型空中多工系統”即蘭姆普斯(LAMPS)計劃,反潛直升機開始向機艦綜合的多工能力方向發展。80年代,EH工業公司和NH工業公司分別推出EH101和NH90通用直升機,使現代反潛直升機朝綜合化方向發展,並具有了更強大的搜潛/攻潛/反艦及多工能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反潛直升機有了引人注目的發展,不僅任務功能從搜潛、攻潛、反艦擴展到海上搜索救援、垂直補給、空中預警、航母戰鬥群的協同作戰等,同時具備了全天候執行任務的能力。
從發展過程來看,反潛直升機經歷了一個由單一搜潛功能到搜潛/攻潛/反艦綜合功能,再到多工能力的發展過程。
(二)反潛直升機的搜潛設備與攻潛武器不斷發展
自20世紀50年代反潛直升機首次採用AN/AQS-1型吊放聲納以來,搜潛設備有了較大發展,先後出現了近40種機載吊放聲納。到了60年代,特別是70年代以後,聲納浮標開始獲得廣泛應用。除吊放聲納、聲納浮標外,反潛直升機的搜潛設備還包括:聲處理器、磁力探測儀、搜索雷達及紅外探測儀等。反潛直升機的攻潛武器主要有深水炸彈和各型魚雷,執行反艦任務時攜帶反艦導彈。
(1)吊放聲納與聲納浮標結合使用
目前,反潛直升機仍以吊放聲納和聲納浮標作為最主要的搜潛設備。聲納是利用聲波在水中傳播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信號處理和終端顯示,完成對水下目標的探測、定位、跟蹤、識別等任務。現在的反潛直升機通常是將兩種聲納結合使用,以彌補各自的不足。單獨使用吊放聲納或聲納浮標,都將會限制反潛直升機的反潛能力。
(2)非聲探測發展前途廣闊
除吊放聲納和聲納浮標等聲學探測設備和相應的聲信號處理系統外,目前的反潛直升機還採用一些非聲探測設備,主要包括磁力探測儀、搜索雷達、紅外探測儀等。磁力探測儀是磁異探測器、磁補償器與水下異常探測器的總稱。它作為重要的非聲探測設備,戰術使用時通常是在攻潛之前對已發現的潛艇進行識別和精確定位。搜索雷達主要用於搜索與跟蹤露出海面的潛艇潛望鏡或通氣管,以及在水面上航行的潛艇及其它艦艇。有些雷達還具備對反艦導彈進行制導的功能。紅外探測儀是利用紅外技術感受潛艇通過某一水域所引起的海面水溫的微小變化,從而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發現與識別靠近海面的潛艇。這些新型搜潛設備的出現,使反潛直升機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
(3)攻潛武器不斷發展
反潛直升機的攻潛武器主要有魚雷和深水炸彈兩種。直升機攜帶的攻潛魚雷一般都是小型的,但其威力足可重創一艘現代化的潛艇。目前反潛直升機使用的攻潛魚雷主要有美國的MK46和MK50、英國的“魟魚”、意大利的A244-S、瑞典的TP-42等。深水炸彈也是反潛直升機主要的攻潛武器之一,比較典型的深水炸彈有美國的MK54-1、英國的MK6和MK11、俄羅斯(蘇聯)的RGB-10/-12/-25/-6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