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進行海拔4500米階段性的試驗
試驗車隊按計劃如期抵達高原試驗場,各項適應性試驗隨即緊鑼密鼓地展開。
高原試驗場在海拔4500米處。這是試驗場官兵第一次在這樣的海拔高度進行階段性的試驗。
試驗大隊住在高原某兵站。這個坐落在海拔近4300米的小小兵站,也是第一次長時間住著這麽多內地試驗人員。
每天,試驗大隊六點半出發去高原試驗場,中午由後勤人員送盒飯,晚上試驗結束後,還要接著忙到半夜。
李榮利對記者說:“來一次高原不容易。各項數據的整理,各種問題的分析,各個故障的處理,我們要求盡最大可能做到當日事當日畢。各試驗組當日都要拿出小結,試驗大隊也要把當日的試驗情况匯總報北京。”
“2007年8月1日,晴。試驗情况:系統調試;可靠性行駛……故障情况及排除:(1)左側履帶挂膠板體下凹,更換……”
這是高原試車日志的一頁。負責記錄日志的是季文龍,2003年才到試驗場的研究生。這個年輕的科技幹部因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已獲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試驗場,像季文龍這樣年輕就榮譽加身的,還有幾人。
是的,這個集體從誕生之日起,曾涌現過戰車“黑匣子”專家張發興、“軍中炮王”王治功、人機環專家吳聖鈺等一大批蜚聲軍內外的先進典型,他們都曾爲我軍裝甲裝備又好又快地發展奉獻了畢生的心血,也在整個後來人心中樹立了無形的標杆。
如今,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又在試驗場這個不平凡的集體里、在迎接軍事變革的大潮中,與新型裝備一同得到摔打和礪煉,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切身體會到,多大的榮譽,意味著多大的責任。
“當祖國需要上戰場,我將是駕駛戰車沖在最前面的勇士!”
在高原試驗場,記者還熟悉了另一個群體——戰車駕駛員。
在聊天中,記者認識了一個叫申建軍的駕駛員。今年27歲的小申,去年在一次寒區試驗中,坦克檔風蓋突然落下,砸在他左手食指上,當時天太冷,沒什麽感覺。直到摘下手套,才發現食指沒了!再看,發現那一截在手套里!小申舉著一個假手指對記者說,我左手雖然殘了,可右手是好的,不影響我繼續做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