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國務院僑辦副主任馬儒沛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代表國務院僑辦向踴躍捐助四川地震灾區的廣大華僑華人的善舉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中新社 |
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中國僑網消息:中國國務院僑辦計劃在三到五年內,資助建設百所僑愛學校和百所僑愛衛生院。法國《歐洲時報》5月28日刊發題爲《好鋼用在刀刃上》的評論員文章指出,僑胞愛心款項向教育與衛生傾斜,堪稱好鋼用在了刀刃上。文章摘錄如下:
據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統計,截至5月25日,海內外僑胞向中國四川地震灾區捐贈款物已達7.09億元人民幣。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馬儒沛25日表示,由李海峰主任挂帥,國僑辦將把廣大海外華僑華人的捐贈款物管理好、監督好、使用好,真正用在支持抗震救灾、灾區重建家園的刀刃上。國務院僑辦計劃在三到五年內,資助建設百所僑愛學校和百所僑愛衛生院。他的談話在海外華僑華人中引起强烈共鳴。僑胞愛心款項向教育與衛生傾斜,堪稱好鋼用在了刀刃上。
四川大地震發生,迄今已兩周。十餘天來,海外僑胞將祖國有難,同心支援的傳統發揚光大。在海角天涯譜寫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賑灾樂章,拳拳赤字之心,化作愛的洪流,不斷流入灾區,流入灾民的心田。僑領、僑團,華商、中企,留學生、工薪族,每個人似乎都在這場愛心運動中交出自己的答卷。他們不但自己一捐再捐,還親赴賑灾第一綫,在巴黎街頭立起無數個捐款箱,向世界各地直播中國人的博愛胸懷。
《歐洲時報》“5·12”以來發表的捐款照片何止百幅?旅法華人捐款數額直逼2000萬,而全球僑胞的捐款總額也突破7億大關。此情此景,能不讓人情動于中,喜悅于外?
此次使天地同悲、全球動容的大地震,給世人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慘烈記憶。在這些撕人心魄的畫面中,最讓我們揮之不去的是各種各樣的學校的廢墟和那些被廢墟埋葬或是從廢墟中走出的孩子們的形象。衆多海外僑胞的捐款用途訴求,都集中在“學校”這兩個沉甸甸的字上。
正在中國政府對成千上萬的學校的倒塌的“人禍原因”展開調查之際;在“豆腐渣工程”陰影籠罩灾區之際;未來能新建多少學校,未來的學校是什麽樣的“工程”,堪稱海外華僑華人最爲關注的問題。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海外僑胞視爲自己的“家”的僑辦官員,用建“百所僑愛學校”的睿智遠見,用“管理好、監督好、使用好”善款的鏗鏘承諾,冰釋海外之遠念,解除僑胞之憂慮。
很多僑胞在捐款同時就說明了捐建希望小學、中學的意願。但他們大多在外打拼,少有人能親臨學校的建設地點去監督質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當他們去爲新的捐建學校落成剪彩時,能毫不猶豫地告訴家人:這是一所8級地震震不倒的學校。
僑胞之家——中國僑辦的承諾,不僅是給海內外僑胞的一顆定心丸,更是中國政府“以人爲本”執政方略,以僑爲本的僑務政策的體現。
我們衷心希望“僑愛工程”成爲中國抗震救灾大業中經得起曆史考驗的百年工程,千秋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