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基建工程兵部隊湧現出了一批批先進集體和英雄模範人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直面改革,服從大局,爭當表率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平與發展逐步成為時代主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決定,要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形勢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整個軍隊體制結構也需要與此相適應,作出針對性調整。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善變則興,緩變則衰,不變必然落後挨打。198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轉了中央軍委精簡整編軍隊的方案,軍隊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次大裁軍號角的吹響,1982年1月,總參謀長楊得志傳達了軍委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指示。
同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決定》正式下發,基建工程兵部隊按系統對口集體轉業。
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轉了基建工程兵撤銷工作領導小組上報的《關於撤銷基建工程兵的實施方案》。1983年11月,基建工程兵領導機關正式撤銷。至此,作為一個兵種的基建工程兵完成了其自身的歷史使命。
然而,對於當時擁有30多萬官兵(近6萬幹部,1萬職工,27萬多戰士),30億元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承擔著800餘個工程建設項目,還擔負著全國1/3的鈾礦地質勘探生產和部分水文地質、黃金地質勘探生產任務的一支部隊來說,被撤銷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命運轉折。
但是,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必須堅決執行。基建工程兵黨委在接到上級指示後,迅速行動,開會傳達貫徹,深入學習討論, 1982年2月10日即形成了《關於貫徹軍委撤銷基建工程兵指示的情況報告》,並上報中央軍委,匯報了兵種黨委下一步準備重點抓好的工作:積極做好撤銷部隊的準備工作,保持部隊穩定,努力抓好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