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當尊重這種樸素的直覺。但是也要理解,“溫州炒房團”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現實必然的結果。
應當看到,近十餘年,隨著產能的過剩以及私人資本的日漸雄厚,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放眼國內,只要是利潤豐厚的部門,都是“國”字當頭,石油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把持,一邊喊窮要財政補貼,一邊獲取高額利潤,以至於用上了價值千萬的水晶吊燈,中石化原老總陳同海個人“日均公款消費超過4萬元,年公款消費2000萬元。煤炭領域則在2009年發起了清理私人資本運動,山西煤改把溫州資本掃地出門。電信通信領域則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幾大央企瓜分,金融業則更是關係“國家命脈”,如何允許落入民營資本之手?至於稀土、金礦等等各種產業,放眼望去,只要是能夠產生暴利的產業,幾無民營資本的立足之地。房地產市場除外。
為何房地產市場允許私人資本參與並獲利呢?主要是城市化進程中,對於資本的要求量太大,國有企業不足以完全滿足這塊市場的需求,而且房地產的銷售鏈條長,產品單價高,招(商)保(利)萬(科)等這些國企關蓋房子是不行的,必須有人去接盤。
“溫州炒房團”把房價炒高,地方政府則可以獲得更多的賣地收入,所以,在這個領域,政府默許了溫州炒房團、山西炒房團、鄂爾多斯炒房團們的存在,並且還一定程度上利用和縱容他們。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溫州資本為何要炒房了。利潤豐厚的產業輪不到你,都被壟斷企業占著、利潤微薄的產業也無法容納更多的資本,正好房地產市場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換做你是溫州資本的當家人,你怎麼做?
溫州的問題,反映了根本問題,那就是,有豐厚利潤的行業都是被權力之手壟斷的,在這個基礎上,要求那些微利產業進行升級?完全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私人資本除了炒房地產、炒煤,別無出路。
而低效自私的國有壟斷企業窮奢極欲,成為既得利益集團,利用各項國家政策阻礙市場競爭,把民營資本遠遠趕出利潤豐厚的領域,他們自己則以全民的名義發財,利益則分配給自己那個體系的一小撮人。中國的經濟變成了誰離權力越近,誰利潤越高,與我們追求的市場經濟漸行漸遠。
所以,這才是溫州病的根源,根源在於我們的經濟體制。如果經濟體制不改變,救溫州只能是權宜之計,類似的情況還會卷土重來,愈演愈烈。
救溫州易,治溫州病難,難在體制。(來源:21世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