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大韓民國 (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 。
國旗:太極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樸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繪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採納為朝鮮王朝的國旗。1949年3月25日,韓國文教部審議委員會在確定它為大韓民國國旗時作了明確解釋:太極旗的橫豎比例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間為太極兩儀,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極的圓代表人民,圓內上下彎魚形兩儀,上紅下藍,分別代表陽和陰,象徵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條陽爻代表天、春、東、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條陰爻代表地、夏、西、義;右上角的坎即四條陰爻夾一條陽爻代表水、秋、南、禮;左下角的離即兩條陽爻夾兩條陰爻代表火、冬、北、智。整體圖案意味 著一切都在一個無限的范圍內永恒運動、均衡和協調,象徵東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國徽:為圓形。圓面為五瓣的木槿花,中間為陰陽圖案。綬帶上寫著“大韓民國”。
重要節日:8月15日,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光復(1945年)和大韓民國建國(1948年);10月3日開天節,傳說中的古朝鮮建國日。
國家政要:總統李明博(Lee Myung-bak),2007年12月當選;總理韓升洙(Han Seung-soo)。2008年2月任職。
人口:4725.4萬,全國為單一民族,通用韓國語。宗教以佛教、基督教為主。
首都:首爾 (Seoul, 舊譯“漢城”) ,人口979.6萬(2005年)。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 )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 。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舊譯“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 )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行政區劃:現有1個特別市:首爾(舊譯“漢城”)特別市;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6個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簡況: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面積9.96萬平方公里,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萬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山地面積約佔70%。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C,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冬季平均氣溫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熱,氣溫為25攝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時易受台風侵襲。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成立,李承晚當選首任總統。1960年李承晚在全國性學生運動中下台。1961年樸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期間韓國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1979年樸正熙遇刺身亡,全鬥煥發動政變,並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當局迫於民主運動壓力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十三屆總統。第十四至十六屆總統分別為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
政治:韓國現行憲法是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憲法規定,韓國實行三權鼎立、依法治國的體制。根據這部新憲法,總統是國家元首和全國武裝力量司令,在政府係統和對外關係中代表整個國家,總統任期5年,不得連任。總統是內外政策的制定者,可向國會提出立法議案等;同時,總統也是國家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各項法律法規的實施。總統通過由15-30人組成並由其主持的國務會議行使行政職能。作為總統主要行政助手的國務總理由總統任命,但須經國會批准。國務總理有權參與制定重要的國家政策。總統無權解散國會,但國會可用啟動彈劾程序的方式對總統進行制約,使其最終對國家憲法負責。韓國實行一院制。國會是國家立法機構,任期4年,國會議長任期2年。憲法賦予國會的職能除制定法律外,還包括批准國家預算、外交政策、對外宣戰等國家事務,以及彈劾總統的權力。韓國法院共分三級:大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院是最高法庭,負責審理對下級法院和軍事法庭作出的裁決表示不服的上訴案件。大法官由總統任命,國會批准。大法官的任期為6年,不得連任,年滿70歲必須退位。
韓國總統官邸青瓦台 (Chong Wa Dae) 位於首爾(舊譯“漢城”)市鐘路區世宗路一號。這裏原來是高麗王朝的離宮,1426年朝鮮王朝建都首爾(舊譯“漢城” )後,把它做為景福宮後園,修建了隆武堂、慶農齋和練武場等一些建築物,並開了一塊國王的親耕地。1927年日本入侵後毀掉五雲閣以外的所有建築,建立了朝鮮總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後變為軍政長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的同時,它成為總統官邸並改名為景武台 (Kyung Mu Dae)。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權後,尹譜善當選總統並入主景武台。不久,因為尹譜善忌“武”字並為了同美國白宮相對應,給白墻藍瓦的這群建築起名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藍宮”(Blue House)。現在,青瓦台主樓為總統官邸,有總統辦公室、接見廳、會議室、居室,配樓有秘書室、警護室和迎賓樓等。
經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70年代之後正式走上發展經濟的軌道,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漢江奇跡”。到80年代,韓國一改貧窮與落後的面貌,呈現出繁榮和富裕的景象,成為國際市場上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如今,韓國經濟實力雄厚,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已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其中造船和汽車制造等行業更是享譽世界。韓國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IT技術水平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韓國曾是個傳統的農業國。隨著工業化的進程, 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 地位日見低下。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于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 韓國耕地面積為19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約佔國土總面積的22%。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採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于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工業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浦項鋼鐵廠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準貨船噸數759萬噸,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迅速。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業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首爾(舊譯“漢城” )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世宗文化會館、湖岩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 、慶州、濟州島、雪岳山等。
韓國人的行為準則強調忠誠、自律和愛國。傳統的倫理價值觀與效率、競爭、民主等現代理念交融,成為韓國實現經濟起步和邁向未來的重要精神資源。在韓國人心中,本國產品質量是世界一流的而且最適合本國人使用。因此,韓國人日常使用的物品從手機、電視機到汽車等大都是本國的產品。正是民眾的這種愛國精神,不斷支持著韓國民族企業從一個高峰邁向另一個高峰。
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以對美、日外交為主。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總統後,繼續致力於鞏固與美、日的同盟關係,同時加強與中、俄的友好關係。在對朝政策上,金大中推行“陽光政策”,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統一、加強南北交流與合作的“對北三原則”,主張以結束朝鮮半島冷戰結構的“一攬子方案”根本解決朝鮮半島問題。 韓國於1991年9月17日同朝鮮一起加入聯合國。2003年2月,盧武鉉總統就任後,強調發展韓美互惠平等關係,促進韓中日東北亞區域合作,同時加強同俄、東盟、歐盟等其他國家的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
與中國關係:1992年8月24日,中韓兩國建交。建交後兩國各方面關係發展迅速。2003年7月,盧武鉉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2005年1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6年10月13日,盧武鉉總統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7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同年12月,韓國總理韓德洙訪華。2008年5月,李明博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同意將中韓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提升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投資對象國,韓國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2006年,中韓兩國雙邊貿易額達1340億美元,同比增長20%。(來源: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