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共產黨則借機通過印刷大量《毛選》、《最高指示》以及其它文革文獻,催化這種熱情,使這些處於亢奮中的青年也夢想在日本複製中國的那場運動。 |
如果你在日本探問一些60歲左右的日本老人,他們中的很多人會告訴你,他們的偶像曾經是毛澤東。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是紅色的日本。當時中國掀起的一輪輪紅色高潮,亞非拉獨立運動如潮汹湧,再加上美國在越南無可理喻的軍事行動,使當時的日本青年紛紛選擇向左轉。
他們一聚就是上萬人,手挽著手肩挨著肩,高呼反美口號,行走在東京、京都、大阪和沖繩的大街小巷。
日本意識流大師——大江健三郎的許多小說中,都有對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左翼運動的正面及側面描述。當時的電視台、電台、報紙經常會有關於中國文革運動的報道,與在中國一樣,這些報道一再激起那些20歲左右,衝動而熱情,又富於犧牲精神的日本青年的革命激情。
當然,由此也與日本當局產生了一次又一次衝突。青年們的不滿在衝突中逐漸上升,為今後更激烈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在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逐漸轉入低潮後,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赤軍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日本赤軍共分為“赤軍派”,“聯合赤軍”和“日本赤軍”三派,相繼在1969年到1971年之間成立。聯合赤軍在1972年2月29日一次包圍戰中,被日本警方殲滅,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軍。而赤軍則於更早的一次與警察的突擊中被殲滅。
赤軍是當時日本社會的縮影,對那時的許多日本青年來說,美國象徵著帝國主義,象徵著罪惡;而中國象徵著革命,毛主席是全世界革命青年的共同導師。
直至1979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日本左翼的外部精神源泉徹底斷絕,許多左翼青年在絕望中自殺,左翼運動由此走入了低谷。(來源:搜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