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07年的夏天,信手翻來一本雜誌,雜誌中有篇名為《向下的青春》的報道瞬間吸引了廉思的目光。報道講述了一個名叫李競的大學生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真實故事。“文中,他令人擔憂的現狀、年輕脆弱的心靈和無處寄托的青春和夢想震驚了我,我想,怎麼還能有大學生在北京過這樣的生活?”震驚之下,廉思決定親自去看看。
唐家嶺是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最邊緣的一個村子,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本村居民只有約3000人,卻居住著4萬~5萬人,幾乎全是落腳在合法或違法建築內的大學畢業生。
以前也曾有人報道過唐家嶺,但是僅限於那裡的違章建築多、環境臟亂差。但廉思卻實地找到了另外的驚訝:“我覺得那裡很不一樣,房屋出租的廣告上,可以沒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但是一定要有寬帶。當時我就覺得,那絕不是一個農民村和民工村,那裡可能隱藏著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必須深入研究。”
2007年年底,廉思組織了一次針對這一群體的第一次大規模社會調查,調查隊員和深度採訪隊員們也進了村。在那裡,他們和每天如螞蟻般忙碌的大學畢業生們同吃、同住、聊天,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奮鬥故事,也見證他們的堅韌、迷惘和仿徨。
2008年8月,廉思自籌經費成立了由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學科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針對“蟻族”的第二次大規模社會調查,他們獲得了有關該群體工作、學習、婚戀、業餘生活、社會公正感、生活滿意度、網絡行為、心理健康等方面大量的一手數據和實證資料。
百萬“蟻族”:讀書改變命運?
廉思對本報記者說,在調研開始前,很多人不相信居然還有大學畢業生在北京過著這樣的生活。“有剛加入調查團隊的學生還問我,廉老師,這是不是真的?”
但這一切的確是真的。“生存之上、生活之下。”廉思說,“這些懷揣著夢想的大學畢業生們,滿懷理想地走出校門,但殘酷的現實卻讓他們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儘管身處這裡絲毫感覺不到京城的氣息,但由於交通便捷、生活成本低廉、就業創業機會多,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懷揣夢想來到這裡暫時安家。他們當中不乏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每月領著1000多元的工資,租著兩三百元/月的床位,每天只吃兩頓飯,到工作單位要坐兩個小時以上的公交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