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看到你們這有一個標語,惟一的你們主控室的,一個標語就是: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張捷(大亞灣核電站主控室 操縱人員):這也是我們的核安全文化的一個理念,就是說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切實地負起了自己的責任,每一個人都心系核安全,這樣子才能保證,我們機組的安全性。在工作期間,我們是不分你我,每一個人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機組安全,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切實地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就完全能夠保證核安全。
記者:你覺得這個事件發生之後,對你有什麼啟發,你是一個普通的電站工作人員。
商海東(大亞灣核電站主控室 操縱人員):我覺得最大的啟發就是:就是在核面前人人都要保持一種敬畏的心。
解說:福島核危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但同時也引發了人類社會對核能應用的更為嚴肅和理性地思考。
馮毅:在這樣一個危機時刻,我認為就是國際社會包括我們的普通社會公眾對於安全提出疑慮和質疑,我認為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值得理解的,現在就是核能界應該採取什麼態度?那麼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一個態度:首先,我們對超強的自然力,特別是對維持我們這個核能利用最核心價值觀的安全,必須要保持敬畏的一顆心。就是說你知道,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裡面,國際上各個用核電的國家都簽了一個重要的國際公約,叫核安全公約。在核安全公約裡面,實際上就是全世界核能界的利用核能的核安全的一個憲章,在這個公約裡面各國都做了莊嚴承諾,就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培植各種各樣的資源,要不斷完善各國的這個,我們叫基礎結構,國家基礎結構,要不斷追求和實現,更高水平的核安全,你在做這些人造自然的過程中,畢竟我們人類還是有局限性,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窮盡的自然的奧秘在後面。那麼實際上就是,你要實現絕對的安全,從我們認知上是非常難以實現的,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地持續改進追求卓越,不斷地實現更高水平的安全,這個是應該講通過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解說:在離開大亞灣之前,我們前往大亞灣核電站所在的大鵬鎮,這裡在核電站反應堆十公里左右的半徑內。
記者:你們這個鎮裡邊也有人搶購(碘鹽)嗎?
羅育燦(深圳大鵬鎮 村民):有,但是我就沒搶,我老婆出來買,問我要不要買?我說不用買。這個小事情。
記者:福島離這肯定遠,但是問題是大亞灣離您這近啊?
羅育燦:大亞灣我剛才講了,我們這個核電站比它先進,我們第三代了,我們是壓水反應堆,不是它那一種老式的。日本的那都是第二代的,它是老式的,它那個跟我們的構造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注意什麼呢?注意電運轉得正常,這一方面他們也增了柴油機,第二要注意空氣的觀測,他們24小時有人觀察,他們幾個核電站的觀測點,我經常去看。
記者:什麼情況下他會通報你們?
羅育燦:他每個月都要把這個空氣(檢測數據)都要經常地交流,但是有緊急情況又馬上有電話,有信息聯繫是這麼一個回事。
解說:在距離大亞灣核反應堆十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十個環境監測點,實時監測各個位置核輻射的情況。
記者:這個平常怎麼管理的?
方建軍(大亞灣核電站化學環保處):我們每天都有巡檢。
記者:每天都有巡檢。
方建軍:每天都有取樣,然後巡檢來看一下。
記者:每天一次。
方建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