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苦惱
但富士康產線主管們一致認為,管人難,80、90後員工很難管。這批新生代員工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產線員工相比,具有鮮明的特點:掙錢不再是首要生活目標;責任心不強;倡導個性,對公司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新生代員工不願主動與人交流,也增加了溝通的難度。
線長姚小姐從2000年就開始帶線,覺得這幾年的員工很難管。最讓她頭疼的是“交代的事情,嘴上答應得好好的,但就是不去做”。
“要哄著才好好幹活”。副組長小鄭說,有員工做錯事了,他們就要去提醒。說輕了,聽不進去。說重了,男孩子還好點兒,過幾天就沒事兒了。女孩子就會“記仇”,對自己愛理不理的。
組長小王稱,他們靜電車間,生產要求必須穿靜電服,戴靜電帽,頭髮不能外露,而偏偏有員工不願意。說他吧,員工會說你侵犯他的人權和自由等等。“提倡個性和創造性沒錯,可是我們畢竟是製造業,行動一致才能把生產做好。”
組長伍小姐舉了個例子,星期天,要趕貨,不得不安排加班。“我們當作業員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沒什麼異議。但現在這些90後的員工會說:”按照勞動法,我們要休息‘,或者幹脆來一句’我不想上‘。有時候,不想上班了,甚至假裝生病。“
剛剛當上線長4個月的小熊無奈地說,為了盡快融入團隊,他就有過組織集體活動的想法。在早會上,小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工人,並讓工人討論活動的形式。但是,工人們卻想法不一,有的想聚餐吃飯,有的想唱歌,有的想登山……還有不少不樂意參加的工人。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卻是不了了之。
線長小張遭遇的卻是另一種境遇,他平時都會組織員工聚餐、爬山等活動,但是參加的人卻很少。小張說,可能是年輕人更追求個人空間,再加上同時又涉及費用問題,年輕人花錢的地方多,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也想多搞集體活動,但是部門經常太忙了,生產任務又重,哎……”另一名線長小王則希望工人能夠理解自己的苦衷。
離開富士康的人們
生前就職於富士康、年僅25歲、畢業於哈工大的孫丹勇,2009年7月16日凌晨自殺,事發起因是丟失一部iPhone樣機。
“目前的管理模式可能對新一代的員工有一定問題。跳樓不見得與管理有什麼關係,有很多是瞬間性的行為,但新一代工人,在堅韌性方面會讓我們有些意外。”劉坤稱,工人們都將矛頭指向線、組長的粗暴管理。
而亞洲公司的的管理基本上差不多,強調紀律、強調團隊,會泯滅個體的一些東西。富士康有大企業所犯的通病,比如上令下達不暢。富士康機構龐大,但不能成為信息不能傳達的借口。一些環節阻礙了政策的傳達,一些基層的中層幹部呆得比較長,他們已是利益獲得者,對於整個團隊發展的警覺性沒有以前那麼敏感。
張業軍,《中國經營報》資深記者,2010年3月起率先報道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並推出系列報道,之前對富士康多有批評。
張業軍稱,他在富士康翻過墻,混過門禁,去過傷者眾多的醫院,接觸過富士康高管,也與街頭的保安發生衝突,甚至與被媒體圍堵得滿頭是汗的郭台銘緊對著面。
通過他的深入調查和近距離溝通,他看到了富士康“負面新聞”的另一面———作為一家必須規範經營的大企業,世界一流企業蘋果的代工廠,面臨著利潤被人“框死”,資金回籠並不那樣迅速,人力成本、原材料上漲等等一系列外圍的困擾。
此外,120多萬員工的管理問題,本身就是管理學史上的奇跡,是世界罕有的管理案例,試想,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人口總數少於100萬,這些國家要進行社會治理,尚需有完整的政體和政府系統,相比之下,足可見企業管理上的難度。
富士康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社會資源的分配對於富士康來說是不公平的。社會並沒有分配足夠的物質資源給這麼大規模的企業,還是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企業。
“比如我們龍華周圍娛樂設施也好,文化設施也好,相對40萬人,其實是非常簡陋的。富士康作為企業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員工也沒有互動交流的場所和機會。”
這名負責人稱,富士康這樣的企業,背負了太多的社會責任,還成了一個職場訓練營。現在的社會教育,使產業工人沒有機制、沒有機會、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做某種培訓。而把這樣的過程放到富士康這樣的企業。
“這一段其實是員工的再教育過程,企業希望工人來了之後就馬上能上手,懂得一定的規矩,能夠按照一定的規範操作。但現實完全不是這樣,你告訴他的,可能是最基本的職場常識,甚至包括人際關係,都需要富士康操心。”
這名負責人解釋,富士康曾發生過多起跳樓事件,其實完全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甚至可以考慮法律訴訟,但是有些員工的選擇就不會是這些,他選擇所有的事情都放到樓頂上去談。
這名負責人強調,對於這樣極端的方式,富士康現在很明確,不能夠對這樣的一種傾向或者勢頭妥協。富士康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希望員工以合理的方式,通過內部或者外部的合法方式來解決問題。否則會引起更大的群體事件,對企業也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