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2日電/美國次貸風暴持續向上延燒,最大的兩家房貸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亦爆危機,而投資銀行“花旗”和“美林”的次貸曝險部位也同樣升高到必須編列近二百億美元的壞帳。據估計,在未來十二至十八個月裡,全美恐會有大約一百五十家銀行倒閉。台灣聯合報今日刊登社論說,這些金融面的壞消息,對全球經濟乃是嚴重的警訊。
一、它代表了由於美國在去年次貸問題表面化之初拒絕對金融做出“健康的緊縮”,致使次貸債務黑洞的虧損日增所造成的結果。稍早前“國際貨幣基金”即估計,次貸問題所導致的損失將達九千七百億美元。次貸風暴向上吹到主要房貸市場,將使美國房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其他金融保險機構的虧損壓力更增,它所造成的破產倒閉潮,就全球體系而言,已意味著美國資產的縮水和美元信用的瀕臨破產。
二、由於信用市場虧損倒閉,美國政府擴大紓困,造成美元的持續過度供給,將使得美元信用危機更甚。這意味著美元貶值的力道將格外增大,附帶的以美元報價的商品也將價格上揚,使得通貨膨脹更趨嚴峻。
三、在現階段停滯膨脹後,由於通膨、美元貶值、不動產及信用市場萎縮,消費急速衰退等因素的環環連動,最後將反映到全球資產縮水、外貿抽緊,原本已過度投資的生產設備閒置,而造成工廠關閉、失業人口大增的衰退或蕭條。最近,中國大陸的出口增長率也大幅下滑,這已是全球市場開始緊縮之兆。
社論指出,也正因此,對於美國次貸風暴向上攀升所造成的這一波美國及全球股市動盪,人們已不能只是把目光侷限在股市,而必須就全球經濟和金融結構的角度加以深層的觀照。當今這波金融動盪,本質上乃是“美元時代”逐漸式微的徵象。長期以來,全球以美元為本,美國以無限擴大的雙赤字支撐其繁榮和國力,而對美有巨大順差的國家,則在“美國信用市場國際化”下,將美元資產回流進入美國,成為國庫券、公債、政府支持的“公司債”,以及股市房市和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持有者。這即是學者稱美國為“債務帝國”的原因。但到了今天,美國將他國儲蓄納為自己國家金融資產的這套運作邏輯,其弊端已因次貸問題而引爆;當美元及美元資產這兩個最重要的泡沫開始破裂,整個美元本位的秩序自然難以為繼。
社論說,美國金融動盪日甚,台灣由於長期擁有大量外匯存底,和其他國家一樣都以各種債權形式留存在美國。這些資產有多少暴露在公司債和各類衍生性商品之害下,已必須加強清算整理,這不是一句“很安全”即可以交代的。美國金融系統虧損倒閉而被減資重整的例子已多,這對債權持有者乃是極大的損失;這也是台灣的央行和其他暴露在風險中的金融保險機構必須提高警覺,加強應變之處。
最重要的,乃是大家已須體會到,美國金融動盪、美元貶值、通貨膨脹這一連串環環相扣的發展,共同指向美元信用式微、全球消費收縮,以及可能的蕭條或衰退。全球股市大幅震盪,只不過是這種連動效果之一而已;全球實體經濟可能惡化才是真正的重點。這也意味著在抗通膨的此刻,更應著重的,或許不只在於“救股市”,而是在於“救經濟”,包括如何為企業將來面臨市場緊縮時紓困及強化競爭力,如何讓企業進行整編,如何調整產業結構等。社論認為,台灣必須在抗通膨、抗經濟衰退的考驗中屹立不搖,這才是當今政府的急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