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歷代孔子的七種命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0 11:22:58  


 
  “正統化”

  自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孔子的形象就逐漸趨於正統化。

  原先對孔子的形象無論是“聖化”還是“矮化”,都是一種民間行為。現在董仲舒借助國家機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國家的意識形態。

  董仲舒極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書,認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王,小得之則霸”。《春秋》一書具有“大一統”的觀點,包含了國家政治版圖與意識形態的雙重統一。因此,統治者掌握了《春秋》一書的思想本質,就可以稱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稱霸天下。

  稍後,劉向指出:“有國家者,不可以不學《春秋》。生而尊者驕,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貴又無鑒而自得者鮮矣。《春秋》,國之鑒也。”明確指出《春秋》是統治者必修的教科書。這樣看來,孔子到了漢代,在國家政治思想領域已樹立了合法正統的形象,其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孔子本人則是王者之師。

  “神化”

  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禦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

  《春秋緯·演孔圖》《孝經援神契》等一些書籍中,從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為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編造的“神化”:孔子並非是俗人凡胎,他誕生於人神交合之中。孔子父母“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從一定意義上說,“神化”是對“正統化”的加碼,是為了樹立孔子更大的權威,把孔子從人性世界的典範提升到神性世界的救世主。

  《古微書》中的一則神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魯國有個人出海而迷失方向,後來在海上遇到孑L子。孔子給他一條手杖,“令閉目乘之歸”。於是,此人像哈利波特似的騎在手杖上飛回魯國,並向魯王轉告孔子的告誡:不久有外敵人侵,應趁早高築城墻。後來齊國軍隊兵臨城下,但無功而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