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研究員,在中國的周邊國家裏面哪些國家已經擁有了航空母艦?
李亞強:在中國周邊的國家裏真正擁有航空母艦的只能算泰國,泰國有輕型航空母艦。印度在海上與我們有太平洋相隔,距離比較近,它也有航空母艦。此外,美國對我們有重要影響。所以這個問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在我們周邊活動的這些國家,還包括法國,法國也有航空母艦,儘管它是個歐洲國家,但是它在太平洋也有它的領地,在這裏他保留艦隊,只是航母不經常來,但是也不能說他不是我們周邊的國家。特別是航母作為一種機動能力非常強的海上力量,只要它能夠開到哪個海域,它可以在哪個海域發揮作用。如果就嚴格的地理位置的周邊,嚴格說起來只有泰國東盟國家,稍廣一點的就是印度、法國、美國。
主持人:李研究員,您認為發展中國家是否需要航空母艦?
李亞強: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作為一個海軍軍人,我認為一個國家是否需要航空母艦這個跟它的海軍戰略有非常大的關係。當然越先進的裝備對於我們海軍而言是越好,但是發展航母首先要考慮有沒有戰略需要,再者要考慮有沒有這樣的戰略支持能力。通過發展航母你能不能得到你相應的回報,這是一個很完整的問題,很複雜,缺一不可,你要說忽略了哪一方面,單講這個問題是很難的。大家講到發展中國家,往往會被它的技術不發達,經濟實力有限,在世界上的影響和活動範圍有限,被這樣的因素限制住,所以就認為發展中國家似乎不需要航母,其實並不是如此。有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有航母,都有使用航母的戰略需要,在一定的戰略需要情況下,在一定的技術和經濟條件支持下他可以適當的發展滿足自己需要的航母力量。因為航母作為一種戰鬥平臺,作為一種武器平臺,它畢竟提供了三維的海上作戰能力,這個對於任何一個海軍都是需要的,只不過根據它的國家戰略需要,根據它的國家利益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精神思想指導下,來看待有還是沒有,發展還是不發展,能夠發展什麼樣的等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很複雜,就一般的意義而言,只要這個國家有這樣的戰略需要,他就會設法有自己的航母,比如印度發展了自己的航母,泰國也發展了自己的航母,這都是發展中國家。
主持人::如果擁有了航空母艦,對於海軍的戰鬥力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一個國家的海防?
李亞強:航母,特別是航母戰鬥群是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海上綜合作戰能力。所以如果擁有航母,它真正的意義並不是說發展了一、兩型先進的平臺,先進的兵器,它會使海軍的作戰思想、作戰理論、作戰方法產生一種質的變化。我講質的變化並不是說進攻與防禦,侵略與被侵略,不是指這個意思,更多的是指純戰術層面的,比方說由平面到立體,由近程到遠端,由單一到綜合,特別是怎麼樣看待這個航母戰鬥群,怎麼樣看待航母兵力的使用,還是不是要沿用航母傳統的運用方式,去侵略,去霸佔,或者是去控制某一個國家,控制某一個重要海域,是不是這樣使用?這是我們更需要關心的問題。
總之,發展航母會對一個國家的海軍作戰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它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從戰略上應該怎麼樣使用海軍,怎麼樣使用航母編隊。
主持人:俄羅斯在冷戰的時期並不是非常重視發展航母,而更加青睞於發展核潛艇,並建立了可以說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核潛艇力量,為什麼他有這樣的發展情況?
李亞強::說起來又是說來話長的事情,俄羅斯海軍從歷史到現在,它的發展道路是很曲折的,起伏很大。作為一個大陸國家,俄羅斯對海軍的關注遠不及海洋國家、海島國家那麼持之以恆,它這種大起大落是俄羅斯歷史性問題,對後來的蘇聯海軍發展不可避免地也會有些影響。
二戰以後,特別是赫魯雪夫時代,當時以赫魯雪夫為代表的就認為已經進入核時代了,核武器、導彈將取代一切常規兵器,所以他把重點都放在發展戰略核力量上,這是其一。其二,從現在看他發展核潛艇,發展水下核力量走的是一條跟美國不對稱作戰的一種方式。即,你有再強的航母編隊,我都有另外的方式跟你對抗,選的是另外一種發展模式。從一定意義上講,前蘇聯海軍發展既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它成功就在於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能夠在全世界範圍內活動的,打擊範圍覆蓋全世界這麼一個強有力的海軍,特別是隱蔽性很強的水下艦隊,這對美國來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威脅,是美國的海軍常規兵力也好,海軍戰略兵力也好使用上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他是成功的。
但同時不得不說,前蘇聯海軍發展又是失敗的,失敗在於核大戰是多少年都沒有打起來的,而且在可以預見到的將來也是被國際社會非常重視要控制住,極力要避免發生核炸彈的,所以將來核炸彈也是將來被控制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彈道導彈核潛艇它的作用就不能完全發揮出來,這時候常規對抗就發揮了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當時的蘇聯領導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他更多的是在常規這個能力上,常規綜合作戰能力上遠遜於美國,所以在對抗中他就要吃虧,這也是他對抗失利一個很重要的教訓。在蘇聯解體之前痛定思痛,蘇聯已經開始發展航母了,但是沒有嚴格繼續發展下來,但是我相信俄羅斯一旦恢復過來以後,他必然還會發展航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