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近日,韓國唯一的宇航員李炤燕突然宣布辭去航天工作。網絡上對此消息多是嘲笑:“韓國女人不專業,辜負國家辛苦培養臨陣脫逃,一點都沒有將自己的一切投入祖國航天事業的無私情操”。
媒體有個通行說法,稱李炤燕是“NASA將李炤燕這種簽訂‘商業合同’,不參與官方太空任務的人稱為‘太空飛行參與者’,而非‘太空宇航員’”。但正常國家的官方宇航員由國家招募、官方專業航天機構培訓、負有政府交付的科研項目,怎能不簽聘用人力的勞動合同?而李炤燕和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簽約條件是,項目結束後在研究院義務工作兩年,李炤燕完成的太空科研實驗項目數據現在還在被使用。勞資雇傭關係中,雇員的合同義務已經完成、合同已經到期,不要求續聘有何可嘲笑處?並且美國《聯邦行政規範法典》收錄了NASA在1984年對“太空飛行參與者”的最初定義:“航天飛機中除了NASA官方的‘航天員及載荷操縱者’職業門錄中的成員”。這一古板的定義始終沒有大改動,頂多是後來把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的16個國家和地區的宇航員列入了官方“航天員及載荷操縱者”職業門錄。而其他國家即使與NASA有航天項目合作,專業宇航員要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話,NASA仍是會將這些專業航天員和“給錢就能上”的“太空遊客”們同樣當做“太空飛行參與者”,而非“宇航員”。
在航天業成熟的國家,現在的宇航員最大雇主仍是政府的太空總署。不過這個雇主在形勢有變動時會主動裁員、鼓勵宇航員另謀出路,對“將生命一切投入航天事業”的狂熱可是敬謝不敏。比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挑戰者”號事故後美國航天飛機停飛、預算連年遞減後,主動減少了宇航員招募數目。2009年招募了14名宇航員,2013年就只招募了8名。以前航天飛機在役時,每年參加NASA載人航天任務的人數最高曾達到30-35,而現在航天飛機停用、美國載人航天任務常租用低負荷的俄國飛船。所以NASA要保留的現役宇航員人數沒有必要維持高峰期的149人,只需要下降到現在的48人即可。即使成為現役宇航員後也不能保證他們真的能有一天升入太空,其中有很多人的航天職業生涯一直都在等待。所以NASA鼓勵受雇太久而未有實際太空經驗的宇航員辭職改行。與官方人士關係緊密的“NASA觀察”網站甚至不客氣地問到:“你們有多少人認為自己真能有機會?”
國際空間站項目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現存的長期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載人空間探索設施。在這個項目主流氛圍是國際合作的背景下,渲染此項目參與者的國族身份實在是不識好歹之至。國際空間站目前由六個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合作運轉,其中“歐洲空間局”最體現此項目的國際合作氛圍。1998年3月25日,為了改善歐洲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的組織管理,並且進一步優化宇航員資源,“歐洲空間局”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的成員國作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將各自的現役宇航員統一起來,成立一個獨具特色的國際性“歐洲宇航員大隊”,共有7名宇航員成為歐洲宇航員大隊成員。2006年底成員國自身的宇航員大隊逐漸解散,成員國可以在國家級航天任務中使用1名“歐洲宇航員大隊”宇航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