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歷經10年21輪談判,中國和澳大利亞正式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基本上實現了全面、高質量、利益平衡的目標,並創下兩個“第一”:這是我國首次與主要發達經濟體談判達成自貿協定;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簽定的最高水準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協定之一。成果來之不易,對於我國經濟進一步對外開放、融入全球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經濟網報道,首先,應從全面推進改革的戰略高度來看待中澳自貿協定。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決策,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進程中邁出的重要和堅實的一步。協定的簽署充分表明我國有信心,有能力與各貿易夥伴建立更加緊密的貿易關係,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進對外開放。
中澳同為亞太地區大國和全球重要經濟體,達成自貿協定將為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提供堅實的踏板,為亞太地區務實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實現持久穩定與繁榮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要看協定的實質內容和整體水平高不高。
中澳自貿協定在內容上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十幾個領域,是我國與其他國家迄今已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具體分析協議條款,有如下幾個重要看點與眾不同,也可以說是最突出的亮點。
一是在進出口方面,中澳自貿協定在貨物領域達到了很高的自由化水平。中國96.8%的稅目將實現自由化,且均採用線性降稅這一簡單直接的降稅方式,其中5年內完成降稅的稅目比例為95%,剩餘產品降稅過渡期最長不超過15年。澳大利亞所有產品均對中國完全降稅,自由化水平達到100%,其中91.6%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時即降為零,6.9%的稅目在協定生效第3年降為零,最後1.5%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第5年降為零。
雙方針對各自的敏感產品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例如中國通過對重點農產品設置較長的降稅期,並輔以特保措施和國別配額等特殊安排對相關產業給予一定的保護,實施適度開放。特別是對糧食、棉花、植物油和糖等產品作出例外安排,不進行關稅減讓。可以預見,隨著協定的實施,澳大利亞優質牛羊肉、乳製品、葡萄酒、龍蝦鮑魚、水果等等,將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滿足人們對高端進口產品的差異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