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有關馬航MH370的機翼殘骸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法新社8月6日報道稱,澳大利亞正在努力通過馬航客機殘骸進行分析,進一步調查事故原因。一名澳方專家表示,MH370事故有可能是“可控飛行撞地”。
澳大利亞的一名航空專家表示,通過分析此前發現的MH370襟副翼的斷裂方式,可有助於調查飛機是如何墜入水中的。他稱:“分析結果顯示,客機發生了可控撞地,飛機引擎撞擊到了水面並脫落,被發現的襟副翼就在引擎後面。”
可控(飛行)撞地(Controlled flight into terrain,CFIT)為航空事故的一種,是指飛機在控制中,飛行員因某種原因,失去對地形(水、山、障礙物)和狀態(飛行姿態、高度)的察覺或感知,未能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而使飛機墜入地面、水面和撞山的情況。
該名專家指出,這一發現可以證明“MH370絕對是墜毀在了南印度洋”。
中國某航空公司的一名專業人員向環球網記者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航空事故中,可控(飛行)撞地(CFIT)事故導致機毀人亡的情況最為普遍。僅在2001年11月到2002年7月這9個月期間,全球就發生了9起可控撞地事故,導致411人遇難。飛機失控也是造成飛機事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燃料箱爆炸、飛機起火、跑道入侵等情況也會造成飛機人員傷亡事故。
據資料表明,可控(飛行)撞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事故不僅會發生在初出茅廬的新手身上,也會發生在經驗老道的航空人員身上。無論是裝備有近地警告系統的最先進的大型噴氣客機,還是設備簡陋的老式飛機,都有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故大多是悲劇性的,很少有人在可控撞地事故中幸存,也很少有人會及時預計到事故的發生。所以,完整地分析並最終提出相應的差錯預防技術,在航空界是一項相當艱巨的挑戰。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