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大放光芒的印度回來了。至少,許多喜好誇誇其談的印度人會讓你如此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市場動蕩和政策制定能力遭到質疑,印度似乎真的就要接替中國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許多印度人的言論,讓人想起10年前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上次執政期間盛行的“印度大放光芒”(India Shining)運動。他們從中國遭遇的困境中看到的不只是一綫機遇。
英國《金融時報》9月11日載文《中國經濟放緩 印度彎道超車?》,文章說,印度財長阿倫•亞特力(Arun Jaitley)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撑。”執掌同名消費品集團的億萬富翁阿迪•戈德瑞吉(Adi Godrej)稱,現在正是印度“大放光芒”的好時機。在各種“超越中國”(move-over-China)言論中,最激烈的言辭之一出自財政國務部長賈揚特•辛哈(Jayant Sinha),他說,新德裡已經准備好從北京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他興奮地告訴比哈爾邦(印度最窮、最落後的邦之一)的聽衆:“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
表面上看,印度有樂觀的理由。隨著中國逐步減少對過度投資的依賴,經濟放緩不可避免。根據官方的說法,中國經濟今年增速將下滑至7%。更有可能的是,這一速度會很快降至5%,或者更低。與此同時,印度經濟增速預計將達到7.7%。
不同於許多其他新興經濟體(包括其他金磚國家,如巴西、俄羅斯和南非),印度經濟此前并未受益於高價大宗商品的出口。這也意味著它不會受到中國引發的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拖累。不只如此。作為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極大地獲益於油價的低迷,低油價改善了該國的經常賬戶狀況并緩解了通脹壓力。印度也并非工業制成品出口大國。即使全球需求疲軟,印度經濟也相對不受影響,家庭消費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7%。
然而,印度即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頭戲的說法至少是錯誤的。如果這種想法引發了自滿,那無疑是危險的。期待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按名義價值計算(判斷一個經濟體的全球影響力的最恰當指標),印度的產出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印度僅占全球GDP的2.5%,而中國占比高達13.5%。如果中國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就可以在不到4年時間裡為本國已然巨大的產出增添一個印度規模大小的經濟體。說印度足可匹敵,就好比說一只老鼠可以拉動一輛拖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