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當地時間12月12日,歷經13天的艱苦談判,由全球近200個國家共同參與談判的巴黎聯合國第21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在巴黎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當天強調,他感謝“所有參與艱苦談判進程的參與者”。此前,奧朗德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不同場合不約而同地表示,中國對本次氣候大會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經濟日報報道,當地時間12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布爾歇會場對會議進行總結陳詞時表現出了抑制不住的激動:“巴黎不是哥本哈根,我們即將達成的協議,是世界氣候史上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協議,我必須感謝所有參與艱苦談判進程的參與者。”
在此之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奧朗德均表示,中國對本次氣候大會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事實上,中國對控制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絕不僅限於此次大會,參與本次大會的多名國際專家均認為,來自於中國的努力促成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進入了新時期。
中國方略
作出創造性貢獻
在11月30日氣候大會開幕之際,外界對本屆大會的前景判斷雖各有不一,但總體持謹慎樂觀態度。畢竟,有關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討論早已超出了一般的環境科學範疇,事實上已成為各國在政治、經濟等綜合領域的博弈場。尤其是考慮到本屆大會期間,各國亟待共同解決諸多爭議性極大的分歧,因此會議時間的一分一秒均是極為珍貴,不容浪費。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為團結各國共同在本屆大會期間解決四大核心問題做出了創造性貢獻。
首先,力促巴黎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此前有個別國家出於國內政治因素考慮,反對巴黎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而這種反對聲音一旦占上風,幾乎就意味著巴黎會議的結果較之德班會議未有進展。這種背景下,中國明確提出“協議+決定”的務實建議,主張協議以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變的機制安排為主要內容,鼓勵各國提交的自主貢獻目標置於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中。在巴黎會議期間,中國的這一倡議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歡迎與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