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記者 杜博強編譯報道)英國脫離歐盟的決定業已做出,但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尚遠未明了。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在其網站上刊登學會高級研究員康斯坦澤·施特珍慕勒(Constanze Stelzenmüller)的文章,痛陳英國脫歐對她、德國以及歐盟造成的巨大心理震撼。
作為曾在英國度過童年的德國人,施特珍慕勒認為英國是自由、開放、民主及繁榮的標杆,是西方世界的支柱,也和美國一併是德國在二戰後引以為榜樣的國家。而英國脫歐無異於她“生命中的第二次地震”──第一次則是德國柏林墻倒塌。文章表示,德國人自以為了解他們的英國朋友,並且和他們相處融洽,卻不料超過一半的英國人對德國和歐盟深懷敵意。歐盟已經為英國留歐做出巨大讓步和妥協,歐盟已經近乎一個“被英國塑造的歐盟”,但英國政客不僅並不領情,反而煽動民粹詆毀各國。文章也警告,脫歐勢力絕非英國獨有,而是在各國都廣泛存在,應該對其加以警惕。
全文翻譯如下:
我是德國人。對我來說,英國脫歐公投可謂我生命中的第二次地震——第一次是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當時,被推倒的柏林墻仿佛上天賜予的奇妙禮物,給歐洲帶來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自由、繁榮、民主以及安全。如今,英國脫歐又重新把問題擺在我們面前:脫歐是否標誌著和平時代即將終結?歐洲一體化是否已經萬劫不複?
需要強調的是,這次公投不只是移民、市場法規以及防務合作這些政策議題這麼簡單。對於這些議題,英國和歐盟已經爭論有四十年之久,未來也會有相關的辯論。幾乎在所有英國人關心的議題上,卡梅倫政府都成功爭取但讓歐盟向英國妥協。如今的歐盟已是一個被英國塑造的歐盟,諸如歐盟擴員、引入土耳其等都是英國設下的目標。但悲哀的是,英國的如此特權也沒能挽留脫歐派離開的腳步,留歐派也並未依此據理力爭。
歐盟的其他成員國之所以願意做出這樣的讓步,正是因為我們不希望英國離開歐盟。我們把英國當作一股理性和正義的力量,一個古老而又有活力的民主政體,一個在歷史上和歐洲大陸以及全世界都有密切關係的國家。縱使英國已非昔日的大英帝國,它也是各國不可忽視的力量。英國擁有能力出眾的外交人才和武裝力量,也正因如此,它是西方世界的支柱,是國際秩序的守護者,更是支持歐盟進行自由貿易以及採取積極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要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