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美國經濟大緩行》,4月10日出版) |
該周刊指出,做出以上的判斷,并非單純因為CNN在不斷地播放當年民衆在破產銀行門前排長龍的鏡頭;更重要的是,75年前的那場經濟大危機,在經曆了兩屆親商界的共和黨總統執政後,華爾街最後只有自己吞下了過度貪婪、過分自信與機制缺陷的惡果,教訓實在深刻。當然,今昔危機的起因是有所不同的:昔日是股市暴跌引發,如今則是次貸引發。但危機蔓延的後果,無疑都是侵蝕到了整個金融體系。
面對信心的崩潰,美國聯邦政府才選擇了以史無前例的方式介入。1933年時的 “羅斯福新政”,留下了很多具有標杆意義的里程碑,完善的金融基礎體系被證明是很重要的。1933年的《銀行法》創立了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迫使很多銀行必須遵循其規則。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引進了對全國證券交易的監管體系。此後的10年中,“房利美”這個抵押貸款協會的創立,複蘇了休眠的抵押市場。紐約大學曆史學家理查德·薩拉說:“這完全就是金融系統的大規模重組。”
盡管“羅斯福新政”遭遇了來自金融部門的反對,但的確對化解危機發揮了作用。這種帶有中途攔截、强化監管、提供擔保與制定規則於一體的“混合”措施,都被證明是持久有效的。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顯然熟稔美國政府在曆次經濟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其《大蕭條》(伯南克進入政界前的一部深入剖析、并備受學術界稱道的學術著作)中,伯南克提到:“唯有1933年~1935年對金融系統修複的‘新政’,才推動了美國經濟緩慢地從大蕭條的陰影中走出來。”
當然,面對如今政府拯救“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行為,也存有爭議。一些經濟學家就認為,兩大房商以其重要性“綁架了”美國政府,迫使政府最終拿納稅人的錢為兩個機構不負責任的市場行為埋單,這是一種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准國有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