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集體漲價”是奶企各懷鬼胎的遮羞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30 13:41:25  


  繼上半年日化品集體漲價之後,乳製品行業也不甘“落後”,學人之所長,“集體漲價”了。物價皆在上漲,而專家也坦言乳製品生產成本的確在上升,這般情況下,乳製品漲價,本來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可是,你漲價倒也罷了,可為何還要集體漲價呢?這難免有“價格聯盟”之嫌,更讓人想起《反壟斷法》裡的一些明確說法,這便注定,對乳製品的“集體漲價”行為,探討與辨析,不可能就此戛然而止。

  一個你我難以忽略的細節是:以往年前,乳製品大多是以降價以贏取市場份額,在春節前大撈一筆。可這次,為何是“集體漲價”,反其道而行之呢?此為其一。二者,剛剛深陷“致癌物”危機的蒙牛,也跟著漲價了,這必然讓人費解,自身本難保,奈何又漲價,不怕沒人買賬麼?這般疑問,必然縈繞在你我心頭,揮之不去。

  按著凡事必有其發生邏輯的道理,只能說,“三巨頭”集體漲價,應是各懷鬼胎。就伊利、三元而言,確有“趁火打劫”、“渾水摸魚”之嫌,因為蒙牛、長富正好深陷“致癌門”,乳製品這趟水已經弄混了,供消費者選擇的餘地少了,而平攤在伊利與三元之上的市場份額,必然增多,在消費者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伊利與三元“漲價”,必然是年前“最後一大賺”——趁著蒙牛還沒緩過神來賺一筆。

  至於蒙牛呢?當“致癌門”發生時,危機公關是其必然的邏輯,如此方可避免“N次傷害”。如今“集體漲價”,其之所以參與,無外乎一種可能——身正不怕影子歪。因為蒙牛一直強調,奶粉尚未流入市場,而且僅是眉山一地。遺憾的是,這種“清者自清”的態度,不可能為公眾所認可與接收。現如今,蒙牛用漲價的方式來詮釋這個道理,帶來的,必然是更深的“輿論漩渦”。我們可以用腳投票,但同樣也可以用鍵盤說話——對蒙牛的憤怒與“恨鐵不成鋼”,瞬間成為網絡“蓋樓”的題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