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春運困局 至少十年無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1 09:08:16  


  臨近年關,春運也成了全社會最關注的問題。筆者日前作客鳳凰衛視,和其他三位嘉賓聊春運話題。大家的一個共識是,在目前的鐵路運力下,春運一票難求是個無解方程。 

  今年春運的網絡購票,一些公司開發出了搶票軟件供人們購票之用,目的是能夠最快買到票,提高購票效率。對於這款軟件,市場看法不一,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有礙公平,會導致那些不會上網或不方便上網的人群,如農民工更買不到票。鐵路部門則把它比作“在道路上駕車的闖紅燈、逆行”。 

  我覺得這個比喻有點不倫不類。首先,正如新華社的微評論所說,12306自身的缺陷助搶票插件流行,不能“自己傻怨別人聰明”。其次,這款軟件是免費提供給購票者下載的,只要你能上網,都可以無償使用,從而,對每個網絡購票者而言,它都是公平的。再次,根據鐵路部門統計,通過網絡購票的,只占到全部購票的30%多一點,窗口購票的則占40%多,此外,電話購票的為20%。也就是說,即使有影響,影響的也只是網絡購票人群中的一部分。最後,亦是最重要的,鐵路部門並沒有建立一個網絡購票的規則和准入條件,既然無限制,有人用搶票軟件購票有何不可?事實上,鐵路部門“闖紅燈、逆行”的說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開車“闖紅燈、逆行”是交規明令禁止的行為,一旦發現會被嚴處,但鐵路部門只是建議取消搶票插件,工信部更是表示不會取締,這豈不自相矛盾?總之,筆者要說的是,“搶票軟件”的流行,並未影響市場秩序和公平,或者影響不是很大。 

  不過,話又講過來,對於農民工等群體,他們在購票方面確實有很大劣勢,雖然這個劣勢不是“搶票軟件”造成的,而是他們不熟悉或沒有條件上網所致,就此而言,存在一個購票的公平問題。要最大程度解決這一問題,不是去指責“搶票軟件”,而是政府和社會應想其他辦法幫助他們。比如北大的“購票帝”和佛山那對被拘的夫婦就是民間幫助的一個榜樣,鐵路部門則可進一步擴大農民工團體票辦理數量,因為團體票先於預售期辦理,此外,還可為農民工購票提供上門服務等。 

  然而,不管政府和社會採取什麼措施,在運力短缺下,從市場這個角度說,總會有人買不到回家的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有人提出了兩個辦法。一是放開票價,讓市場決定票價,然後將高於政府定價的票價餘額補貼給低收入的旅客,如農民工。比如原來一張票價要100元,放開票價後,漲到300元,那麼高出來的200元由政府返還給農民工。二是打破鐵路的壟斷,就像民航有許多航空公司一樣,鐵路部門也可成立十幾家或幾十家鐵路公司,由這些鐵路公司互相競爭,決定票價。 

  第一種乍一看是個不錯的辦法,一些學者很早就這麼主張過。但細細一想,這裡面問題很大。撇開火車服務的是大眾不談,由市場供求來決定票價,它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這個價格多高才是市場可接受的均衡價格?相對而言,回家過年是一個剛性需求,在供給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如果票價提得不是很高,就不能分流人群;假如票價高得離譜,趕上了機票的價格,相信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坐飛機回家。也許火車一票難求的問題解決了,但又會出現飛機一票難求的情況。考慮到春節期間的天氣不是太好,經常下雪、有霧,航班一旦延誤比火車更厲害,屆時回不去家的人會更多。所以,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第二種本質上也是由市場決定票價,只不過是通過不同鐵路公司的競爭形式來實現的。但既然是競爭,也可能票價比現在的價格賣得還低,就像一些航空公司把機票賣白菜價一樣,如果出現此種現象,坐火車的人就不是減少而是更多。當然,這個概率很低但理論上不排除。除此外,它還存在另一問題。火車的一票難求只出現在春節等少數特殊時段,平時基本不會有票難買的情況。換言之,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候,人們都能享受到國家定價的低價好處。鐵路部門老是抱怨火車票價20多年沒變,所以如此,是在理論上假設鐵路提供的是基本服務,它不像民航,提供的是高端服務。這樣,如果把現在的鐵路局改造成真正的市場主體,定價體系也必須跟著改變,亦即票價會在現在的基礎上有一個大的提高,否則,鐵路公司在現在票價的約束下競爭,大概只有破產一途。 

  可以舉一例來說明。筆者從南昌回家鄉新餘,如果坐火車,動車的二等軟座46元,一等軟座56元,特快的普通硬座24元,而長途汽車是60元。需要說明的是,火車的票價是國家定價,而汽車的票價是在競爭後達成的市場均衡價格,考慮到鐵路的投資遠大於公路,這個票價應該是很低的。假使允許鐵路公司像汽車公司一樣競爭,那麼參考汽車的票價,競爭後形成的價格,不大可能低於現在國家定價的火車票,甚至可能不會低於目前的汽車票價。這樣,從國家來看,成立鐵路公司的必要性就會大打折扣,至少現階段是如此。 

  所以,要解決春節期間的一票難求問題,還須從提高運力上下功夫。此乃根本。目前的癥結,就是相對人們增長的回家需求,運力缺口太大。儘管近年來鐵路通過提速,建高鐵等每年運能的增長要快於需求,但由於總量缺口大,它只能緩解而無法從根本改變此種狀況。我們通過比較鐵路和公路、民航、水運等幾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就可知。統計顯示,1990年-2010年間,我國GDP增長20.49倍,在此期間,鐵路營運里程、旅客周轉量、貨物周轉量等指標增幅不僅遠遠小於GDP增幅,與公路、民航、水運相比,幾乎在每項指標上增幅都是最小的:論營運里程,鐵路增長57%,公路增長290%,民航航線增長445%;論旅客周轉量,鐵路增長235%,公路增長473%;論貨運量,鐵路增長142%;公路增長238%;論貨物周轉量,鐵路增長160%,公路則增長近12倍。春節回家焉有不困難的? 

  這種狀況下,我們只能老實地承認,春運困局是個無解的難題,至少十年之內還解決不了,十年後是否能解決,要看我國的城市化、區域經濟以及戶籍改革是否有很大進展,廣大農民工能否落戶城市,地區發展差距能否有一個顯著改善。因為,中國式春運的形成,根源在於城鄉二元體制和地區發展差距。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目前來看,沒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是不可能的。因而,現階段能做到的,就是政府尤其鐵路部門要改善服務態度,改進服務方式,儘量把服務工作做好,減少人們走不了的怨氣。(時間:2013年01月28日15:07來源:財經網 作者:鄧聿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