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市,行業中人免不了要加上包裝二字。可如今的包裝不僅僅是簡單的塗脂抹粉,鼓吹公司未來之光明,更有甚者,誇大用戶數量,虛構業績和資產。包裝的潛規則盛行,獨善其身者自然是少之又少。
於是,我們不得不將此追溯到體制、中國的權貴資本與官商勾結之下的潛規則。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中國的潛規則讓太多的企業和“企業家”游走在黑白之間、真假之間。如今正式的、公開的規則甚至律法被遺棄。如今的經濟中充滿了權貴資本的身影,潛規則成為“隱藏在正式規則之下、卻在實際上支配著中國社會運行的規矩”。
我們號稱有較完善的市場監管規則,甚至是全球最為嚴格的監管規則,但老鼠屎顆粒卻為何仍然不少?問題在於權力過度集中、監管缺乏。也許監管者自身也深陷在潛規則之中。
我們相信,很多企業家都想通過正式規則來獲得公平交易,但是本來應該是交易成本更低的法規,卻在中國社會中往往高於潛規則成本;法規甚至根本無路可走,潛規則卻能獲得經由法規得不到的利益。
因此,美國投資者獵殺的不僅是中國概念股,更是中國的“潛規則”。
現在,美國投資者告訴我們“我的地盤我做主”。當然,在A股的地盤,他們是做不了主的。但我們希望,A股投資者能夠運用他們的獵殺思維,為自己做主。(時間:6月10日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