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清神話”是強大還是虛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0 15:43:47  


 
  針對“北清神話”,高等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需要建立起高等教育的市場競爭機制,讓學生能夠真正手持多份通知書來選擇大學。國外一些著名的學校,每年發放的一百張錄取通知書中,可能最終只有60-70%的錄取率,學生進校後甚至可以再選擇其他學校,這才完全賦予了受教育者選擇權利,學校也由此更加鞭策教學質量的進步。

港大單挑“北清”不落下風

  雖然內地高校在與“北清”較量時,紛紛敗下陣來,但是香港大學卻似乎讓“北清”感到失去一些顔面。

  截至7月4日,內地共17名省級和市級狀元被香港大學“挖”走,這些狀元有的已被北大清華等名校預錄,按他們的分數,沒被預錄的,要上北大清華也是輕而易舉,但他們還是選擇了香港大學。狀元之外的各地高分考生也紛紛報名參加香港各高校的招生面試。

  省級狀元中,包括北京3名文科頭名、上海2名文理頭名、湖南2名文理頭名,另外還有來自廣東、安徽、雲南、西藏等地各1名高考頭名,這些狀元大部分修讀文科。

  今年高考,北京三名女生以676分的相同成績(不含加分)並列文科第一名,她們除了統一報考了香港大學外,在填報志願時都選擇了北大小語種專業,但最後都放棄了北大。廣東文科狀元賴琦玫則是放棄清華大學的橄欖枝轉投港大經濟專業,上海的文理科高考狀元餘樂平和妙盈也都選擇了香港大學。

  王軍是三峽大學老師,也是知名的網絡評論員。對於高考狀元們為何會選擇港大,他認為一是因為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和其國際化程度,在保證獲得更好教育的前提下,在不同的階段更新環境,接觸不同的思維模式實際上比課堂教學更為重要。二是,港大提供了巨額獎學金,內地高校與此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學者吳木欒認為,國際視野和教育機制才是就讀香港高校更大的“好處”。香港的高校體系採取開放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團體合作的能力,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和香港的法制環境熏陶,學子們可以擺脫固化思維。

“北清”繼續下去就是悲情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高考分數作為十年寒窗的辛苦結晶,尤為重要和寶貴,不僅每個考生都想分盡其用,也都願意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戰果。所以,學生的高考志願被各方利益所綁架是不道德的,“北清神話”莫要持續下去。

  港大的強勢表現應該是件好事,如果沒有挑戰,內地名校可能還躺在自己製造的功勞簿與榮譽榜上沾沾自喜。其實,那是溫水煮青蛙,讓內地名校在溫水中不斷功能退化,最後與一流大學的距離漸行漸遠。香港高校的挑戰,就像開水燙青蛙,給長期在溫水中享清福的內地大學注射了一支清醒劑,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多掌握一點自救的本領,虛心向人家學習,推進內地高校與香港高校共同進步。(時間:7月10日 來源:IT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