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額外儲,跟百姓沒有關係? |
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突破高位,引起多方關注。來自央行的數據稱,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面對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額,如何管理及用好這筆財富,成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7月26日,外管局在其官網發文,否認了外儲是百姓“血汗錢”的說法。外匯局解釋稱,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願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
對於市場上熱論的“可否分給民眾或者是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外管局的邏輯卻是超乎尋常,在回復中稱,外匯儲備不同于財政盈餘資金,是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購匯形成,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對應著本幣負債。
此外,外匯局還對“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以充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議予以駁斥。外匯局稱,若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後果。
上述言論猛一聽似乎靠譜:外匯是央行出錢買的,個人與企業都拿到了等值的人民幣。若僅從形式上看沒什麼問題,但疑問是:央行的錢從何而來?是借的還是印的?
打個最常見的比方,中國的企業出口貨物和服務換回美元,然後去外管局結匯,央行用人民幣“買”回美元,這過程中已經開了一次印鈔機,根本不存在再開一次的問題。外管局顯然大大低估了普通百姓的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