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個多月,故宮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十重門”,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拷問與信任危機。8月19日,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現身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並向公眾致歉。
從專訪內容看,媒體曝光故宮所存的問題大多查有實據,個別事件也是由於自身操作不當致使外界誤解。這個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也有人稱,故宮陷入“十重門”,實是內部爭權奪利所致。但對公眾而言,最重要的是看這些問題是否屬實,以及故宮是否存在制度和管理漏洞。從目前披露情況看,故宮在用人、管理、安防等多方面確實漏洞多多,已然全面“失守”。
雖說鄭欣淼院長剛剛才站出來回應輿論,但他的言辭頗為懇切,且對問題並不刻意回避。他說:“故宮無小事,我們必須百倍戒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極其謹慎小心地處理好每一細節,沒有任何客觀原因能作為原諒自己過失的理由。”我們願意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並且期望,有人能大膽破除故宮積弊,掀起一場發自靈魂深處的變革。
改革,首先需要正視問題之所在。故宮的問題,第一是自我定位不清,責任意識淡薄。必須清楚認識到,故宮——包括故宮裡的所有文物,都屬於全民共有財富,也是人類歷史遺存。作為看門人和守護者,故宮人員對待任何院內文物(包括建築物)都必須依法依規,秉持公共理念和責任意識。遺憾的是,從近期暴露的事件來看,故宮管理者有意無意忘卻了這一點,對待文物輕忽大意。
其次,也正因責任缺失,故宮在管理制度和運作規範上均出現重大漏洞。故宮在日常管理中,人浮於事、權責不清等問題屢出不窮。在展品遭竊案中,故宮一整套安防制度形同虛設,就反映了這一點。在應對公眾質疑時,故宮管理者早先表露出的顢頇無知,也反映了其人事弊端。倘若管理者大多染有官僚陋習,只會讓故宮變成一座不設防的宮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