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解放日報》報道,近幾年,拍賣市場上的康雍乾瓷器一次次地拍出天價,人們對青花、粉彩、鬥彩等瓷器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卻少有現身拍賣行,一是因為大量新藏家的審美標準轉向了艶俗與富貴,二是因為宋瓷稀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瓷就更是少之又少。宋代朝廷先是指令幾個燒瓷質量好的窑場,如定窑等燒造貢瓷,後來嫌定窑瓷“有芒”,轉而專門設立汝窑、鈞窑等官辦瓷窑。後來,人們把“汝、官、哥、鈞、定”稱為宋代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的最高水平。汝窑最為珍貴,世界上收藏有汝窑的博物館不足10家,館藏汝窑傳世物總計為67件。早在明清時期,民間即有“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窑一件”的口碑廣為流傳。哥窑的存世量也很少,據專家估算,哥窑瓷器全世界也就幾百件,台北故宮藏有190多件,北京故宮藏有幾十件。
哥窑是存世瓷器中謎團最多的一個,窑址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說在河南,有人說在景德鎮,有人說在杭州,還有說在浙江龍泉。嘉靖年間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窑與龍泉窑都是在龍泉縣燒造的。南宋時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以燒瓷為業,哥哥章生一燒瓷以胎細質堅、斷裂開片為特色,因而被稱作哥窑;弟弟燒出來的青瓷不開片,被稱為龍泉窑。但後來一些研究考證發現,二者的土質顔色不符,對哥窑窑址難下判斷。
對殘缺美的一種欣賞
哥窑瓷器上布滿了黃黑相間的裂紋,即“金絲鐵線”,金絲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的形成是因為瓷器在燒造過程中,由於胎質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出窑後開裂。收藏家馬未都曾舉例說,自家的一件新仿制的哥窑瓷器,夜深人靜時能聽見嘣嘣作響的炸裂聲,這聲響一直能持續一兩年時間。釉片炸開後,粗的開片會漸成黑色,而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顔色進不去,時間長了,氣體進去後,就氧化成了金黃色。
哥窑的另一個特征是紫口鐵足。明代曹昭在著名的文物著作《格古要論》中指出:“舊哥窑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所謂紫口,是指口部由於釉厚,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現鐵褐色的顔色。金絲鐵線紫口鐵足是哥窑瓷器的最顯著特點。
哥窑還有一個最奇妙,又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特征,即所謂“攢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在其 《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一文中說“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攢珠”指哥窑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聚球”比珠大,數量少,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