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得不一次次的談論道德時,也許我們應避免在道德前面加上“國人”、“社會”這樣的前綴,因為這種表達恐怕是大而無當和粗暴的。但此起彼伏的非道德醜聞,也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在我們的語境中,不僅“道德”本身危如累卵,而且那種可以稱之為“道德感”的東西也在隨風而逝。我們很多人對“道德”失去了想像力,我們開始頭也不回地走向人性的反面,以道德為恥,以道德為禍。當我們終於練就了心麻如木、眼如枯井的本事,我們終於獲得了內心的平靜。
雖死猶生,雖生猶死。我們每天活著,活得像一個陌生人。無可否認,一定是什麼東西出了致命的錯誤,才導致了目前這種局面,這或許已經與“道德”無關了。現在的問題是,當我們迫不及待地發表道德演說之後,我們是否真正願意追隨這種信念,為“社會道德”的改變和提升,盡出綿薄卻尊貴的力量?(時間:10月17日 來源: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