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婉拒形式主義的農運會,這個理由大致說得過去。很多所謂的大型運動會,的確是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運動。活動形式越搞越大,內容越辦越虛。其目的不是從為民出發,而是為了形象政績;開幕式、閉幕式轟轟烈烈,而實際內容成為擺設。顯然,與其搞某些大而無當的運動會,不如把群眾性體育基礎設施搞好。
但是,深圳婉拒農運會不能拿農民說事。所謂“深圳沒有農民”之說,顯然是典型的“皇帝新裝”,無異於自抽耳光。同時,也再次暴露出深圳這座城市對農民或農民工群體的偏見與傲慢。這種偏見的背後,是一種好大喜功、追求虛榮的權力幻覺。
深圳2004年“村改居”完成後,村委會改名為街道辦,村民轉成了城市居民,深圳似乎沒有了農民。但“村改居”只是身份的轉換,而並不意味著深圳所有的戶籍村民,都脫胎換骨不從事農業生產了。官方以身份關係否定職業關係,顯然是對事實的遮蔽。比如,深圳南澳海灣的漁民、機菏高速兩旁的菜農,難道不是農民?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並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變成了以非農方式過活的人。別說深圳取消村鎮不過幾年時間,就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一部分轉了身份的人,不會脫離土地,因為農民也是一份職業。何況,占深圳人口大多數的外來工,很多都是農村戶籍。這一群體也是一座城市的組成部分,城市管理者顯然不能漠視他們的存在。
農民是一種職業,並不低賤,深圳也離不開農民和農民工。深圳官員否認有農民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時間:10月26日 來源:燕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