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北京出現大霧天氣,圖為行人車輛在大霧中穿行。 |
有個國家級機密,一般人我是不告訴他的。如果您覺得某些事情實在不好的話,有兩種技巧可供應用。一個是平均下來之後,每個人所得太少的話,咱就直接說總數,數字太大就能把別人震暈了;一個是平均下來每個人所得太多的話,咱就說平均數,因為咱這裡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什麼東西一平均就沒了。
原來這手藝一般用在GDP之類的數字上,如果闡述成就的時候您讀到的數字就是一個整體的數字,用以論述多年來的進步,要是說起有些社會保障沒弄好的時候,您就會讀到平均數,用以證明其實我們還沒有那麼富裕,不能誰都有足夠的社會福利。
這個手藝最近應用的範圍看來不只是經濟領域,環保領域應用也越發多起來。事情是這樣的:最近這幾天北京每天都有“霧”,這些霧挺奇怪的,其中沒有水的痕跡,只是沉甸甸地遍布北京城區的街頭巷尾。與此同時,在北京繁華處安營扎寨的美國大使館每天都公布自己設置的一個空氣質量測量裝置,這些有“霧”的日子裡,按照美國人的標準,都是所謂“有毒害”的空氣條件。當然,在北京市環保局的監測當中,沒有這樣一個選項,而是一組雖然說不上令人欣慰,但也說不上多觸目驚心的數字。
可惜的是,我們不能生活在環保局的統計數字裡,我們還會生活在這種據說叫做“霧”的環境當中。但也不能說環保局不重視,關於這事兒環保局的官員對記者說,這是美國使館內部使用的,與我們其實沒什麼關係,用的統計方式也不同。這點我倒是同意,咱這裡統計的是PM10以上的空氣中懸浮顆粒,人家用的是PM2.5的標準,其中的差異確實挺顯著的。
新聞上還說,北京市環保局的空氣質量監測點不僅分布於市區繁忙街區,也分布於郊區,其公布的數據代表了全市整體水平——這讓我想起一個經典段子:姚明與潘長江的身高取平均值,是否就證明潘長江先生其實不是矮子? |